|
|
|
 |
|
|
| |
| |
护航2046人水陆大迁移 |
| |
迁出地:南阳市淅川县仓房镇 安置地:新乡市辉县市常村镇 行程:12小时近600公里 护航2046人水陆大迁移 本报记者 胡晓军 “我宣布,磊山村的乡亲们入住新居!” 6月29日下午6点,新乡市市长李庆贵话音刚落,辉县市常村镇磊山村中心广场上已是欢声雷动。身穿红色工作衣的导引人员开始依照指示,引导磊山移民入住新居。 从6月29日清早5点40分自故居出发,到6月29日下午5点40分到达移民新村,行程近600公里,历经12个小时的由仓房镇到常村镇的首次移民顺利结束。自此,2046名仓房镇人将经过码头摆渡,告别丹江口库区,在豫北平原落户。 这是淅川县首次通过水路摆渡移民,也是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16.2万移民中迁移距离最远、居住最散、搬迁最难的一次行动。 辉县市是河南省卫生厅包县工作组所在地。这样一次行动,包辉县市工作组全程介入,淅川县、新野县、平顶山市、原阳县、辉县市医疗卫生系统全程护航,成功实现了“不伤、不亡一人”的目标。 两次对接 6月28日,淅川县仓房镇移民迁安头一天。河南省卫生厅包辉县市工作组在省卫生厅副巡视员、组长张智民带领下,轻车简从,赶往淅川县仓房镇指导工作。 当天下午4点,是夏季暑热正盛的时候,树林掩映处,仓房镇磊山村的村民已经陆续将能用的家什一一搬到了货车上。有老农戴着草帽,挑着凉席走向货车。 不远处新开辟的欢送移民广场上,一群白衣天使正顶着烈日忙碌着。他们是淅川县卫校附属医院、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仓房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从6月25日开始,他们已经在第一批搬迁移民村开展驻点工作了。 仓房镇卫生院院长袁翔向记者介绍,他们这两三天一直在给需迁移村民做最后的体检。另外,他们还准备了藿香正气水、诺氟沙星胶囊等22种防中暑、防肠炎、防高血压的药物,一律免费提供给需迁移村民。 记者查看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时,不由得眼前一亮,原来该药生产地正是辉县市。淅川县、辉县市,正是此次迁出与安置的两端。其实,不仅是药品信息的关联,辉县市派来的医务人员也已经与仓房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一道,复查需要照顾的特殊人群,做好搬迁前最后的准备。 85岁的刘心蕊老大娘,此次一共有十几口的家人要搬迁到辉县市常村镇。听到省卫生厅副巡视员张智民关切的询问,她爽快地答道:“咋不愿意去,欢迎得很。我们要相信群众,相信党啊!” 这时,辉县市妇幼保健院的李凤娇护士开始给老人量血压,一查是18.7/13.3千帕(140/100毫米汞柱),在正常值的范围内。老人在此前的体检中被发现患有气管炎。辉县市人民医院的医生赶来后,戴上听诊器开始做最后的复检。“吸气……吸气……再收……收……”检查完毕,医生松了一口气,85岁的老人,虽然右肺不如左肺,但一点都不影响生活质量。 淅川县卫生局局长肖国明告诉记者,算上今天,辉县市已经与他们进行了两次对接。对接的范围,不仅涉及到新农合、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管理,还重点了解了需要特殊照顾的人群。经过筛查,磊山村有老、弱、病、残等特殊人口17人,其中一名怀孕30多周的孕妇、一名患高血压的老人、一名患白内障的老人需要重点照顾。 (下转第二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