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每周看点
   第4版:专版
   第5版:社区卫生
   第6版:天使之声
   第7版:医药园地
   第8版:综合文摘
 
第6版:天使之声
 上一版    下一版  
我要为患者做什么
医护携手70天创下生命奇迹
医护人员精心照料无家属陪护患者
河南省人民医院优质护理彰显魅力
好护士拾金不昧
真情托起生命奇迹
1
11 1 2010年7月1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医护携手70天创下生命奇迹
  □本报记者 王 平 通讯员 李芳琴

  “患者能挨过1个月,已经不简单了;能活着转院,简直就是个奇迹,更不用说康复治疗了。”5月16日,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卒中单元医生王红旭告诉同事们,经该科救治整整70天的患者王某现在已经恢复了部分吞咽功能。
  49岁的患者王某家住平顶山市新华区。去年12月,她突然出现头痛症状,虽然口服了几天药物,但其头痛症状进一步加重。当月16日下午5时许,王某经历一次骤痛后感到眩晕,说话也开始沙哑,并且走路向右偏斜。她急忙赶到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卒中单元治疗。科主任薛文俊和医生王红旭通过检查,初步推定为脑干梗死。晚上7时,患者感觉头痛症状持续加重,咽部也开始有异物感。随后,紧守在患者身边的王红旭发现其右眼眼裂变小、眼睑下垂,嘴向左侧歪斜。王红旭推断患者是一进展性脑干梗死,随即把她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
  8时40分,王红旭正在安抚患者,患者又一次突发性眩晕、头痛,紧接着双眼视物不清,说话一句比一句含混,继而双眼向左侧凝视,接着便昏迷不醒。王红旭和夜班医生秦得营一边向上级医师作汇报,一边迅速抢救,同时向其家属下病危通知单。随后,李卫东、宋元贞两位医生也赶到,神经内科等3个病区的专家会诊后,一直抢救到深夜3点半。患者病情才暂时稳定下来。
  17日中午,省级专家赶到。为明确病情,再次检查发现患者已出现大面积脑干、小脑梗死,右侧椎动脉闭塞。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进一步为患者做溶栓治疗,生存的希望也很渺茫。不过,大家还是决定尽全力去搏一搏。
  17日下午3时,经过共同努力,该院介入放射科顺利为患者实施了椎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并获得成功。在呼吸机辅助呼吸下,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未继续加重。但从18日开始,患者相继出现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经该院消化内科主任牛丽林、呼吸内科副主任李建会、耳鼻喉科主任祁培彦和副主任周红、袁晓辉等多次会诊,医院不断调整治疗方案,使患者的并发症渐趋好转。管床医生王红旭日夜不离地在重症监护室里守护了患者一个多月,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撤下呼吸机。
  在治疗期间,北京有关专家也多次到医院会诊。鉴于患者没有任何基础性疾病,生活规律,无不良嗜好,专家们综合分析后,肯定了薛文俊关于椎动脉夹层形成的推断:患者本身存在左侧椎动脉发育不良的情况,在高血压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右侧椎动脉血管壁内膜被撕裂,血液灌注其内,形成椎动脉夹层,堵塞血管。这是临床上一种非常罕见的特发性病例,目前国内医疗文献只有个案报道。
  随着患者自发睁眼时间逐渐延长,意识水平也有所恢复,今年2月23日,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该患者被转送到北京接受康复治疗。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