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优秀卫生院院长
   第4版:专版
   第5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6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7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8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6版:乡村医生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居民健康档案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相约在栀子花开时节
面对“无主病人”的尴尬
马大娘喜乘健康快车
舍不得摘下的燕尾帽
仙鹤引路识川芎
“南瓜蒂”安胎
蛇毒的克星
1
11 1 2010年6月10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蛇毒的克星
 
——蜈蚣
  据说,蛇药研究专家季德胜先生有一次被花蛇在手臂上咬了一口,咬处的皮肤突然肿起,剧痛不止,随即变黑坏死。他赶忙服下自己配制的蛇药,但却未能有效地控制中毒症状,很快陷入了半昏迷状态。气若游丝的季德胜好不容易睁开双眼对人说:“快给我捉5条蜈蚣来。”结果5条蜈蚣下肚,病情仍未好转。情急之下,他连吃15条蜈蚣,终于化险为夷。从此蜈蚣也就成为季德胜蛇药的主要成分。
  蜈蚣的抗癌作用也比较明显。据近代著名医学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有一噎膈患者,服药无效,偶思饮酒,饮尽一壶而病愈,后视壶中有大蜈蚣一条,方悟蜈蚣有神奇的疗效。中医学所谓的噎膈,即为西医的胃癌。人们受此启发,将蜈蚣晒干研末,每天服2~3条,用来治食道癌、乳腺癌、皮肤癌、鼻咽癌、结肠癌、宫颈癌、肝癌等,均取得一定疗效。
  中医学认为,蜈蚣性味辛、温,入肝经,有解蛇毒、疮毒及止痉挛的作用。蜈蚣解毒功效显著。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明确指出,蜈蚣“主啖诸蛇虫鱼毒”。将蜈蚣研为细末,每次服2~3克,1天4次,治蛇咬伤,并以消毒粗针穿刺咬伤肿胀部位,引流排毒,可使肿胀逐渐消退而痊愈。用蜈蚣加盐浸油,取油擦小儿秃疮,疗效颇佳。以蜈蚣加茶叶同敷患处,可治瘰疬。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