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优秀卫生院院长
   第4版:专版
   第5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6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7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8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6版:乡村医生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居民健康档案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相约在栀子花开时节
面对“无主病人”的尴尬
马大娘喜乘健康快车
舍不得摘下的燕尾帽
仙鹤引路识川芎
“南瓜蒂”安胎
蛇毒的克星
1
11 1 2010年6月10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居民健康档案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本报记者 方尧尧 王 平


农民王秀花:
免费体检真是太好了

  “村上50岁以上的老人、孕产妇、儿童、慢性病患者,早上去卫生院免费体检了!去体检之前,注意不要吃早饭!”听到这样的广播,家住临颍县聂庄村的82岁老人王秀花,不到7点就蹬着三轮车赶去临颍县城关镇卫生院体检。
  来到卫生院后,王秀花先后进行了五官科、心电图、B超、内科、外科等检查,为他体检的医务人员看了结果后,说她血压有点高,明天再来复查一下。
  王秀花老人高兴地说:“过去看病,都得自己出钱。现在国家想着咱农民,给咱免费体检,关心咱老百姓的健康,这免费体检真是太好了!”
  而在一旁的一个老大娘则遗憾地说道:“早知道要体检,我就不去闺女家串亲戚了。这不,等我知道赶过来,检查时间已经过了。”此时,旁边的医务人员告诉他,等到集中检查过后,还会组织漏检的人员体检。听到这,老大娘笑逐颜开。
  记者了解到,这次体检是临颍县为农民建立健康档案进行信息采集的工作之一。临颍县新农合办公室主任李银芳告诉记者:“为了顺利完成农民健康档案工作,县卫生局专门组织村医培训,还印制了宣传页,充分发挥村医的‘网底’作用,让他们通过广播、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宣传,并走村入户进行排查摸底、采集信息,第一步先给50岁以上的老人、孕产妇、儿童、慢性病患者这四类重点人群建档,完成30%人群的建档工作,超出国家规定的任务,我们计划3年后把建档工作全部完成。”

村医宋义德:
政策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建立健康档案首先要进行宣传和信息采集工作,临颖县城关镇聂庄村的宣传和信息采集工作,是由村医宋义德负责的。每天早上和晚上,宋义德都要在村里的喇叭上宣传免费体检的信息,中午就挨家挨户去村民家调查摸底。忙了几个星期,才将头批进行免费体检的名单弄齐。
  据了解,在此次建立农民健康档案工作中,宋义德既是健康档案工作的参与者,又是受益者,因为他的年龄也正好在这次体检的规定范围内。
  谈起免费体检的感受,宋义德说道:“在新农合实施之前,农民就是‘小车不倒只管推’,哪里注意过自己有没有病。小病拖,有的感冒往往能熬成肺炎;大病扛,有的直到死亡也不知道自己得了啥病。很多都是实在病得难受了,才去医院看,但那时候看往往都错过了最佳治疗期。还有的有病就用土方治疗,但有的土方有用,有很多不对症,治不了。现在,国家要给咱农民建立健康档案,感觉没病也做检查,有病早治,没病早防带来很大社会效益。”
  检查结果出来后,宋义德的血糖有些高。他说:“多亏了这次免费体检,我作医生都没感觉出来自己血糖高,何况其他老百姓呢?”

院长刘世伟:
政策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据临颍县城关镇卫生院院长刘世伟介绍,卫生院非常重视此次健康档案工作,为使此项工作顺利开展,专门抽调了17名职工负责这项工作,还把卫生院的二楼临时用来为群众免费体检。
  据了解,临颍县城关镇的健康档案工作,在4月13号已经启动,到6月底就可将此工作告一段落。谈起健康档案工作,刘世伟对记者说道:“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不仅给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实惠,也给卫生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新农合和健康档案实施之前,城关镇的很多人看病都去县里的医院,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有个城关镇卫生院。开展体检工作后,大家过来一看,没想到现在的卫生院跟人们过去的印象大相径庭。看到咱们的病房楼、设备和人员,就对咱医院的治疗水平增添了很多信任。而且,很多人免费体检后,查出有问题,就在卫生院就地治疗了,对我们的业务促进很大。”
  据悉,城关镇在09年的时候为宣传医院进行过免费体检,当时业务收入一下从80余万元上升到200余万元。今年因为建立健康档案,还要进行免费体检工作,他预计今年的健康档案工作将对卫生院的业务带来更大的发展。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