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基层卫生院长对“五大工程”的“诠释” |
|
本报记者 王正勋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河南省卫生厅提出了“五大工程”。“五大工程”统领河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对全省人民生命健康的庄重承诺,为基层医务工作者吹响了冲锋的号角。谈起“五大工程”时,博爱县金城乡卫生院院长路保安感慨说道:“‘五大工程’贴近基层,贴近老百姓的身心健康,我们不仅仅要吃透其中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要做好落实。” 对人才队伍和文化建设的“诠释” “五大工程”对基层卫生事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基层工作20年与农民群众建立的深厚感情,更让路保安有了紧迫感和危机感,也让他在实践中悟出了卫生院建设的心得。 以德服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卫生院发展的核心是人才,竞争的核心也是人才,引进人才的根本是看卫生院是否有活力,是否为人才提供发展空间;看是否有向心力,是否留得住人才。 以文化建设培育服务“品牌”意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五大工程”的落脚点是医院文化建设,优质的服务是医院文化之本。医疗卫生工作的宗旨是为病人服务,而为病人服务的宗旨是“以人为本”,服务好患者是我们白衣战士的天职。 在医疗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性化服务更能贴近群众。也许她(他)们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年龄等因素影响,对医疗服务会有不同需求,所以在人性化服务方面,要走特色的服务的路子。用心去善待每位患者,医务人员需在平凡的工作中焕发出服务热情;也要有责任意识,医者面对的是人,性命相托,来不得半点马虎,唯有精益求精,完善自我,用过硬的技术做保障,方可对得起病人和自己。 对行风建设和基础完善的“领悟” 抓行风建设,塑造卫生院新形象。聘请行风监督员,代表不同群体,表达对卫生院的建议和看法;建立台账和注销制度,对落实情况给予反馈;党员分片包村,倾听农民的心声,感受群众的冷暖,种种举措都是为把卫生院办成农民信任的卫生院寻找良策。根据农忙时节的特点,部分科室预约患者利用午休或晚上进行治;在“三夏”和“秋收”季节,成立医疗队,深入到田间地头,免费发放防暑药品。这些,都是卫生院“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有效措施,让卫生院与群众拉近了距离、建立感情,患者的信任度越来越高。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生院又好又快发展。卫生院医疗技术的提高,服务半径的扩大,使得门诊量也随之上升。为保障医疗安全,建立急诊室;为方便患者,增加检验设备;为了临床诊断,强化科室区分;为了患者舒心,建设花园式、家庭式就诊环境......这些都是再为努力医患和谐、卫生院健康发展而努力。 对“五大工程“贴近民生的“理解” 关注民生,服务百姓。近年来党和政府亲民、惠民的一系列举措让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河南省卫生厅“五大工程”的实施,是实实在在为百姓做的又一件好事实事。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对健康有很高期望的农民朋友,服务好广大农民朋友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检查科学、合理用药,使药品收入占业务总量比例逐渐缩小;对特别困难的住院患者减免住院费和部分诊疗费;参合农民住院时,尽可能选择新农合目录内药物,都是我们对患者的承诺。 “五大工程”实施以来,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金城乡卫生院变化明显,2009年业务量较2008年增长16%;今年,卫生院的业务量依然在增长,并且职工思想稳定,医患关系和谐,发展势头良好。 (本篇文字由博爱县金城乡卫生院院长路保安的自述整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