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六成社区吸烟者有意戒烟 |
|
调查:买烟月均花112元 在100个被调查者中,只有不到两个人知道尼古丁并非烟草中的致癌物。日前,北京市卫生局举办的“无烟社区健康北京”无烟社区项目总结会上,公布的首都社区居民烟草使用状况调查显示,近六成吸烟的社区居民有戒烟打算。 买烟月花费最高达1500元 北京市卫生局于2010年1月启动“首都社区居民烟草使用状况调查及创建无烟示范社区”项目,共对石景山区和朝阳区的2012人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吸烟率为34.3%,其中男性60.2%、女性4.8%,均高于2002年全国吸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同时,被调查者每月的买烟平均为112元,最高者可达到1500元。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曾晓芃表示,男性吸烟者中以40~50岁年龄组为主要人群,同时,在女性吸烟者中,白领及受过高等教育者吸烟率有所上升。 统计数据显示,59.9%的吸烟者目前已有戒烟打算,高于全国27.8%的水平,但仅有14.5%的吸烟者戒烟成功(戒烟达两年以上)。 从经济角度分析,吸烟者能承受的戒烟花费大概是两个月的买烟钱。而目前,戒烟药物尚未进入医保药品目录,还属于全自费药品,一个疗程的费用大概在400~1000元之间,这也成为阻碍戒烟门诊平民化的“绊脚石”。 尼古丁非烟草中致癌物 调查显示,北京居民认知仍然存在着一些盲点和误区,如尼古丁并非烟草中的致癌物质的知晓率仅为1.8%。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副主任姜垣解释说,研究表明,尼古丁并非致癌物,而仅仅是导致成瘾的物质。其实烟雾中所含的致癌物多达数十种,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烟焦油、一氧化碳和多种其他金属化合物。 由于尼古丁作祟,人们吸烟成瘾。专家表示,烟瘾大的人想要戒烟成功,应该寻找戒烟门诊等专业机构的帮助,需要心理行为干预和辅助药物治疗。不仅如此,尼古丁可“将功赎罪”;尼古丁替代疗法,更成为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缓解烟瘾及戒烟的首选治疗方法。 过半不吸烟者“被吸烟” 北京社区居民现在吸烟率和被动吸烟率居高不下,控烟形势依然严峻。这次调查发现吸烟率为34.3%,其中男性71.8%、女性7.7%。此外,调查对象中1514名现在不吸烟者被动吸烟率为51.3%,“被吸烟”的人已超过半数。且六成以上被动吸烟者过去一周暴露在二手烟中的天数在5天及以上。 研究表明,接触烟草烟雾可以对健康造成直接损害。日常生活中,吸烟和被动吸烟都会增加患心脏病、脑出血的概率。 (摘自《京华时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