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综合文摘
   第4版:悬壶百味
   第5版:公共卫生
   第6版:每周看点
   第7版:医药园地
   第8版:优秀卫生院长
 
第7版:医药园地
 上一版    下一版  
抢时间是脑出血救治关键
纳米磁场靶向药物载体 崭新的介入给药途径
维生素K抗癌新发现
止痛药会导致慢性头痛
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
中西药合用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降压药选择学问多
甲真菌病要强调规范治疗
中药治疗急性结膜炎
骨折围手术期中医有优势
金银花炮制不同功用各异
1
11 1 2010年5月29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中药治疗急性结膜炎
    一、风重于热
  症状:眼痒涩刺痛,羞明流泪,眼眵清稀,眼睑微肿,结膜充血。兼见头痛鼻塞,恶风发热。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治则:疏风解表,兼以清热。
  方药:羌活胜风汤。柴胡12克,荆芥6克(后下),防风12克,前胡12克,羌活12克,独活12克,薄荷6克(后下),川芎12克,白芷12克,白术12克,甘草6克,枳壳12克,黄芩12克,桔梗12克。水煎服,每天1剂。随证加减:如风邪不盛,可去羌活、独活。
  中成药:可口服防风丸、荆防败毒散、伤风祛毒胶囊、热退眼通片等。
  二、热重于风
  症状:眼痛难睁开,怕热畏光,眵多黄稠,热泪如汤,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肿。兼见口渴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数。
  治则:清热泻火解毒,兼以疏风。
  方药:泻肺饮。石膏20克,黄芩12克,桑白皮12克,荆芥6克(后下),防风12克,栀子12克,羌活12克,连翘12克,木通9克,赤芍药12克,白芷12克,甘草6克,枳壳12克。水煎服,每天1剂。随证加减:如大便秘结,加大黄、硭硝,以泻火通便。
  中成药:可口服解热祛风冲剂、清热泻火丸、清火栀麦片、眼疾灵散等。
  三、风热并重
  症状:眼部灼热赤痛,刺痒交作,怕热畏光,泪热眵结,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水肿,甚则遮掩角膜。兼见头痛鼻塞,恶寒发热,便秘溲赤,口渴引饮。舌红苔黄,脉数。
  治则:祛风清热,表里双解。
  方药:防风通圣散。荆芥6克(后下),薄荷4克(后下),防风12克,麻黄6克,大黄12克,硭硝12克,栀子12克,黄芩12克,滑石粉12克,甘草6克,桔梗12克,连翘12克,石膏20克(打碎),木通6克,白芍药12克,川芎12克,白术12克,当归12克。水煎服,每天1剂。随证加减:如便秘甚,加大硭硝用量,以助泻火通腑;口渴引饮者,加天花粉清热生津,且有助于消肿排脓。
  中成药:可口服伤风清热颗粒、小柴胡冲剂、和解退热散等。
  四、邪热伤阴
  症状:病后日余,眼干涩不爽,结膜充血。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则:养阴清热。
  方药:养阴清肺汤。生地黄12克,玄参12克,麦门冬12克,白芍药12克,牡丹皮12克,浙贝母12克(打碎),薄荷12克(后下),甘草6克。水煎服,每天1剂。随证加减:如结膜充血较重者,加地骨皮、菊花、桑白皮,以加强清肺热、利肺气之功。
  中成药:可口服六味地黄丸、枸菊地黄丸、阴虚清热冲剂、潮热蒸骨散等。        (陈金伟)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