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综合文摘
   第4版:悬壶百味
   第5版:公共卫生
   第6版:每周看点
   第7版:医药园地
   第8版:优秀卫生院长
 
第1版:要闻
 下一版  
河南严管心血管介入诊疗没有资质不准做
马晓伟在卫生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洛阳)座谈会上强调上下联动 内增活力 外加推力 稳步推进
积极的探索 有益的尝试
深圳市三九现代中药有限公司捐赠仪式
提高安全避险能力
南阳中医事业发展走好“三步棋”
一个中心 两个重点 三项活动 四个突破催绽河南卫生文化之花
济源市委书记心系 卫生重点工程建设
平顶山市领导暗访 手足口病防治情况
责任的力量
1
11 1 2010年5月29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责任的力量
  ——许昌市建安医院改革发展纪实之一
本报记者 陈琳君
  走进许昌市建安医院,记者看到:庭院式的建筑布局,洁净的门诊病房,挺立一隅的秀竹,盛开的白玉兰,还有医护人员脸上灿烂的笑容……这一切,都昭示着一种勃勃生机。
  许昌市建安医院(许昌市精神卫生中心)是许昌辖区内唯一一家由政府举办的以收治精神病患者为主的专科医院。其前身为许昌地区精神病医院,始创于上个世纪50年代,历经50余年的变更与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身的豫中地区较大的一所精神卫生专科医院。
  过去,说起建安医院,大家就会想起“精神病”“恐惧”“神秘”等字眼;这几年,再说起建安医院,更多的人会用“发展”“变化”“温馨”来形容它。
  的确,建安医院变了,在社会上的形象变了,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也变了。“环境美了,设施新了,病人多了,知名度大了,工作干起来更有劲儿了……”在这里工作了近30年的护理部主任张荣花一口气对记者说了自己的感受。
  “创新进取、诚信优质、便民惠民、和谐建安”,这十六个字昭示着建安医院人的精神内涵,也道出了近年来医院变化发展之根源。
决策:3年爬坡求生存
  仅有的一座两层病房楼破落陈旧,仅有的两个病区只收了几十个病人,常规检验室仅有三台显微镜;病源枯竭,人心涣散,经济运转困难,内部矛盾突出,外围市场竞争激烈……2004年9月底,当接力棒传到以郭春生为院长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手中时,建安医院是这样的境况。“知道建安医院困难,却不知道建安医院如此困难。”然而,让郭春生更为触动的是他在病房中看到的一幕。
  2004年11月,许昌突降大雪,郭春生带领班子成员到病房查看时却发现,每张病床都只是在人造革的床垫上直接铺上薄薄的床单。当他问为什么不及时铺上棉垫时,有人告诉他,“经济困难,近两年一直都是这样过冬的”。此情此景让他心里十分难受。当天下午的班子会上,他提出要尽快给病人买棉垫:“买不起贵的就买便宜的!”但是,几千元的支出使每个班子成员缄默不语了。“再穷不能穷病人!”棉垫事件是郭春生上任以后拍板定夺的第一件事,也是他痛下决心要改变医院现状的“导火索”。
  决心是好下的,可干好工作光凭一时的热血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医院发展的桎梏何在、职工怎么想、该如何改变现状,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迫切了解的。接下来的两个月,他开始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医院的现状、职工的想法、服务辐射区域、省内兄弟医院发展现状……他逐渐理清了思路。当他把想法和思路拿到班子会上论证,并征得中层干部的理解和支持后,2005年1月,医院召开了新一届领导班子组成后的第一次全体职工大会,并公布了领导班子的施政方略,提出了医院发展目标:3年爬坡求生存,5年规范上档次,做大做强创品牌。
  “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发展思路使职工们感到兴奋,感到医院有了希望。”一位老职工这么描述当时的心情。可到底能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欣喜之余,大家心里也直犯嘀咕。
         (下转第二版)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