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马晓伟在卫生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洛阳)座谈会上强调上下联动 内增活力 外加推力 稳步推进 |
|
本报讯(记者 董文安 刘永胜 李伟强 王 平)5月27日,国务院医改办副主任、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带领卫生部办公厅、医疗服务监管司、人事司、规划财务司等有关负责同志,在洛阳市召开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马晓伟强调,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要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边推进、边改进、边完善,切实做好试点工作。 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连维良,省卫生厅厅长刘学周,副厅长夏祖昌、黄红霞,洛阳市市长郭洪昌、副市长刘志会等出席会议。 在深入到洛阳市中心医院调研,认真听取了洛阳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汇报和院长、专家、群众代表的发言后,马晓伟说,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中,洛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协力配合,卫生部门积极工作。洛阳的试点工作目标明确,方向正确,措施有效,符合中央精神,也与洛阳市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特别是在完善区域卫生规划、开展医学重点专科建设、建立医院风险抵押金制度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有亮点、有创新。卫生部同意和支持洛阳市公立医院改革方案,并寄予期望,希望洛阳市在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上破题,积累更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马晓伟强调,下一步的改革,“三个领域、九项工作”都要稳步推进。一是上下联动。要解决好医疗资源的宏观配置问题,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与城市医院的联动协作机制,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注重县级医院建设,做到基建、设备、人员、技术、管理等方方面面的配套,切切实实办好县级医院。二是内增活力。要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绩效考核办法,进一步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要认真做好全科医生的培养工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要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公立医院是在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有潜力,大有可为;只有积极参与医改、投身医改,才能强内涵、出活力。三是外加推力。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兴办医疗机构,形成公立医院与非公立医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在行业监管的基础上,探索社会监督公立医院的新途径。 连维良指出,公立医院改革能否取得成功,需要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经验。他提出,一是要形成多元化的办医格局。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医院,形成公立医院为主导、非公立医院参与的竞争机制。二是要找到公立医院内部机制转换的可行途径。改革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推行风险抵押金制度,加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等。三是要建立公立医院监管体系。以卫生部门为依托,同时引入社会监管机制。四是要不断增加公立医院的政府投入。在逐渐增加政府投入时,原有的补偿机制逐渐退出,一定要遵循渐进渐退的原则。五是要发挥政府和市场调控两个作用。没有市场调控就缺乏活力,没有政府调控就会迷失方向,要把两个调控有机结合起来。 刘学周指出,公立医院改革是惠及民生的重大工程,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要充分认识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洛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改革思路非常清、措施非常新、工作非常实,整体改革有序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今后,要进一步明确方向、坚定信心、迎难而进,要把医改的各项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以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有效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积极稳妥地把公立医院改革推向深入。 省卫生厅有关处室的负责同志,洛阳市医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有关负责人、部分医院院长、专家代表、群众代表等10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