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积极的探索 有益的尝试 |
|
—— 洛阳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走笔 本报记者 董文安 刘永胜 5月27日,国务院医改办副主任、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一行10人莅临洛阳,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调研。在当天下午的座谈会上,马晓伟动情地说,在公立医院的改革试点工作中,市委、市政府目标明确,方向正确,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五个一定要”统领医改全局 洛阳是国家确定的16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在全市召开的医改座谈会上,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连维良,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洪昌明确提出:全市公立医院改革“一定要让老百姓得实惠,一定要让医院得发展,一定要让医护人员得提升,一定要加大政府投入,一定要用好政府投入”。 洛阳市明确,全市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思路是:完善区域卫生规划,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改革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加强公立医院管理,健全公立医院监管机制,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 此外,洛阳市还明确了3年内医改工作的5大任务和22项具体工作,并对相关的13个单位进行了责任分工,以确保医改工作顺利完成。 整体改革稳步推进 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洛阳市的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开始了。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该市从2007年起,就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和“公开招标设置”的方式,先后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8个、社区服务站105个,初步覆盖全市。2009年4月开始实施的优势医院发展倍增计划,明确利用3~5年时间,形成全市“五大医疗中心”。 重点专科建设提升医疗水平。从2007年起,洛阳市16家医院的26个医学重点专科,经过3年的周期建设实力大增,使大多数疑难危重症在当地都能得到救治。今年开始的第二周期建设工作,又新建10个重点专科、15个临床特色专科,并把此项工作扩大到了县级医院。 探索和建立风险抵押金制度。为增强医院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提高医院管理决策水平,去年7月,洛阳市政府出台了《洛阳市市属医院建立风险抵押金制度指导意见》。各医院高度重视,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目前,已有7家医院实施了风险工资,为逐步建立完善的绩效工资制度奠定了基础。 记者了解到,洛阳市2009年开始的“全民健康保障信息网络化工程”正在积极实施,医院信息系统与新农合管理系统实施对接后,将真正实现新农合补助IC卡结算和计算机管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