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侯少飞 通讯员 杨鸽君 岳 霄)5月25日上午,周口市新农合省级医院直补试点工作启动,省卫生厅副厅长秦省及周口市相关领导出席启动仪式。会上,周口市卫生局与河南省胸科医院相关负责人正式签署新农合直补定点协议。 2010年,周口市参加新农合的农民达921.45万人,参合率达97.37%。但是,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到省级医院看病,医疗费要先自己垫付,出院后再拿着缴费单、病历复印件等到当地新农合管理办公室按比例报销。新农合直补政策实施后,周口市的参合农民在省胸科医院就诊,需要报销的费用由医院直接补助给农民,之后医院再和当地新农合管理办公室对账结算,减轻了农民转诊看病垫付医疗费的经济压力。 秦省指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民生,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的力度,加快推进新农合制度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使农村卫生服务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民病有所医的愿望逐步实现。在新农合制度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方便参合群众就诊报销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积极开展试点的基础上,2008年,河南省全面实现了市级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住院费用直补工作,今年又开始逐步推进省级医院新农合直补工作,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周口市卫生局与省胸科医院签订新农合直补协议,积极启动新农合省级直补试点工作,是为周口市有效解决农民群众转诊就医提供平台,是推行“当地参合,异地就诊”“市外转诊,定点医院现场兑付”模式的实践和尝试,是一项新的便民、惠民举措。 秦省强调,最近一个时期,一些人利用新农合获取不法利益。他们铤而走险,制造假病例、假医疗费用,套取和骗取新农合资金,严重侵害了参合农民的合法权益。在省、市定点医疗机构积极开展参合农民住院费用直接报销工作,不仅方便参合农民直接报销医疗费用,加强省、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更有利于增强城市医疗机构认识和了解新农合制度,参与和支持新农合工作,促使大家自觉提高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意识,对于促进新农合制度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周口市副市长李绍彬在启动仪式上要求,一要逐步扩大省级直补试点,在试点基础上总结经验,成熟一家,扩大一家。二是继续加强新农合基金监管。三是继续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四是继续完善便民措施。各新农合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要认真调研,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着力解决群众看病、报销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详细的便民措施,让参合农民真切地享受到新农合的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