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走中西医结合微创骨科之路 |
|
中医骨伤科延续数千年,对新鲜闭合骨折与颈肩腰腿痛等急慢性伤病在手法复位配合外固定及药物的治疗方法上有独特的经验;西医骨科传入我国也有200年历史,其有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在医、教、研方面力量可谓强大,人才实力雄厚;中西医结合骨科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也形成一定的力量和技术队伍,在临床实践中,兼取中西医之长,疗效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疗程上也有所缩短,因而很受患者的欢迎。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上提倡人文的、绿色的呼声日益强烈,依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影像技术的进步,所形成的微创骨科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 结合我国骨科具体情况,走中西医结合骨科之路,既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发展的趋势与捷径,是我国骨科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弘扬中国骨科之长,走微创骨科之路,是对中国骨科医师的挑战,也是为世界骨科作出应有贡献的大好时机。 中国在骨折闭合整复的手法上积累和蕴藏着丰富的经验,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特别是手法整复与X光线等现代影像技术相结合,经大量临床实践后,使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有了进一步的发展。William Hallanan提出骨折愈合三角――活动、血运、骨痂。他形象地说:“假如骨头会说话,在进入手术室之前,会向骨科医生提出申述和辩解‘你可要手下留情,不要对我赖以生存的血运进行干扰和破坏,我本身不但有愈合能力,还可塑形改造’。”1932年,Girdle Stone提出:“骨头是树苗,它的根基在软组织中,接骨者应该像园丁。”骨科医生应是爱护树苗的园丁,应当及时培土、浇水、施肥,使幼小的树苗顺利健康的成为参天大树,不应做拔苗助长或有意无意伤害树苗的事。”Connlly曾强调:“骨折愈合完全依靠血管再形成的过程,评价骨折愈合过程应理解为正常与变化的血液循环。”切口过长,软组织剥离过于广泛,不利于血管的再形成,无疑是对于血运的破坏,自然不利于骨的愈合与塑形。 近二三十年来,以中医正骨为基础,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在骨科的硬伤软伤、急性慢性的损伤中都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这些理论以东方医学思想为基础,有所创新,根植于数千年中医沃土之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从世界医学范围来看,光导纤维与激光等研究成果的出现,内窥镜技术应用于临床,行第内固定材料和技术的产生,与X光线、CT、核磁共振等影像技术相配合,形成了现代的微创外科和微创骨科,并且日臻完善。 微创骨科是在信息时代所提倡人文的、绿色的大背景下发展出的新疗法。可以看出,骨科工作者有必要在今后的临床、科研、教学中都将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尽量向微创骨科转移,以适应时代的需要。骨科的治疗从“见血不治”到“不见血不治”再到“见血不见血均治”,并且是微创的疗法。骨科为满足社会的需求,也要在学术思想、治疗的指导观念以及采用的方法上有所更新,以满足人们对于骨科人文的、绿色的、微创的要求。 郑州市骨科医院微创骨科在四肢及关节骨折微创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多项成果,也在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为中国微创骨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