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武警河南总队医院急诊科主任刘卫国 通讯员 张琳娜
 刘卫国简介 1964年10月生,大学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危重病专家委员会全国委员,武譬部队危重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急诊医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河南省急救医师协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血液净化委员会委员,郑州市医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论文30余篇。 咨询电话:66964364-38212
一脸内敛平和的笑容,武警河南总队医院急诊科主任刘卫国身上有着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泰然自若。身为急诊科的医生,说刘主任是浪尖上的掌舵者并不为过。时时刻刻,刘卫国与他带领的科室医护人员都在危急中待命,在危急关头争分夺秒,与死神抗争,挽救了无数生命。 军魂让他勇往直前 2003年春,许多人都还记得那是个不同寻常的春天。当那场史无前例、没有硝烟的战争来临时,刘卫国三次向医院党委递交请战书,多次找院长、政委口头请缨,他说:“非典病人大多属于急诊病例,急诊科的医护人员理应冲在第一线,加之我在西藏工作过,对呼吸类病症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派我去再合适不过。”医院的领导和战友们都劝他:“你2001年援藏刚回来,家庭困难很多,孩子又小,医院急诊科也需要你这样的骨干,你不必要求去第一线。”领导的开导、战友的劝说都没能动摇他的决心,他同其他两名战友一起毅然踏上了北去的列车,义无返顾地奔赴援津抗非第一线,表现了一个当代军人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优良的政治本色。 在红区非典病房工作的27个昼夜里,刘卫国每天在病房工作8小时以上,主管非典病人11人,其中危重病人8人,治愈出院9人,参与抢救危重病人14人次。这次战斗结束后,刘卫国被评为武警部队“抗非”先进个人、省会郑州“抗非”先进个人,并荣立二等功。 责任让他时刻与死神赛跑 急诊工作风险高,责任大,许多人都不愿干,而刘卫国在这里一干就是十几年,毫无怨言。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找准定位,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成了他一直思考的问题。2005年,刘卫国带领科室人员成功抢救了一批集体砒霜中毒和毒鼠强中毒人员,这让刘卫国确定了以中毒救治为科室重点发展方向。 今年3月,从周口一家医院转来了一位由于皮肤接触和呼吸道吸人有机气体而中毒的患者。刘卫国眼看患者呼吸愈来愈微弱,已处于濒死状态,立刻组织科室人员一起轮流对他进行急救,并与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专家取得联系。专家在听到患者的情况后,给出最后结果:患者已无生还可能。但刘卫国没有放弃,他用新型解毒剂代替传统的解毒剂,连续3个昼夜,和科室人员守在病床旁观察病情变化,直到患者彻底苏醒。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的专家听说患者治愈出院后,感叹到:“我一定要到河南武警总队医院去看一看,他们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我不得不佩服刘卫国主任的大胆和创新。” 来自新乡的一位患者永远也不会忘记,是刘主任挽救了他的生命。当时这个患者百草枯中毒,已陷人重度昏迷,而百草枯中毒死亡率极高,在当时很少有治愈的例子。面对如此危急的情况,刘卫国凭着多年的急救经验,迅速对症进行了脱水、降压、控制抽搐等治疗。由于抢救及时得当,病人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2006年,医院引进了血液净化设备,为急性中毒提供了更好的救治平台。目前,急诊科已开展了运用血液净化救治急慢性肾衰竭、急性肺水肿、心脏功能不全、急性重症胰腺炎、脓毒症、急性脑水肿、多脏器功能障碍等各种危重病,填补了医院的空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血液净化工作得到了省内许多专家的肯定。 2007年12月,该科被郑州市卫生局批准为省会中毒救治中队,标志着医院急诊科在应对特大中毒事件的救治中已走在全省前列。 爱心让他无悔当初选择 刘卫国的办公室里,挂满了在他抢救下重获生命的患者送来的锦旗。对于称赞和荣誉,刘卫国显得很平静:“病人的康复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 急,是急诊科的一大特点。无论白天黑夜,剧痛难忍的、昏迷不醒的、血肉模糊的、中毒服毒的……形形色色的急诊患者,都是在不择时间、焦急万分的情况下入院的。所以,病人何时到,医生就要何时在岗!不论春夏秋冬、风雪雨霜、白昼黑夜,只要来了危重患者,刘卫国就得随时赶去组织抢救。哪怕是节假日回家探望父母,科里一个电话,他就得立马设法赶回医院。但十几年来,刘卫国没有一丝怨言,他说:“我热爱我的职业,热爱我的病人,为了他们,再苦再累也值得。我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急救工作身系病人的安危,很多情况下的抢救就犹如千钧一发般危急,尽管又苦又累,刘卫国依然愿意做这个浪尖上的掌舵者——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以更大的努力及精湛的医术竭诚为患者服务。
医院地址:郑州市康复中街1号 电话:(0371)66964364 免费咨询电话:8008836276 乘车路线:201路、57路、222路、256路、207路、213路 邮编:450052 网址: www.wjzdyy.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