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临床荟萃
   第4版:悬壶百味
 
第4版:悬壶百味
 上一版  
问 道(下)
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清晨脑部四保健
医生作家的百年“世博”梦
迥然不同的惩戒方式
白衣赞(藏头诗)
师从名医 醍醐灌顶
1
11 1 2010年5月18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迥然不同的惩戒方式
 

□孙君飞
    看到一则很有禅意的故事:
    山中的小庙里住着一位禅师。一天晚上,他正在打坐的时候,一个小偷进来了。小偷看到禅师一动不动地坐禅,好像沉沉入睡,心里不由窃喜。他摸到菩萨像的前面,从供桌下拿走了钱,正要转身溜走,猛然听到一声喊叫:“站住!”小偷吓了一大跳,准备伺机而动。只听禅师说:“你刚才拿了佛祖的钱,不说声谢谢。就要走了吗?”小偷赶紧向佛祖道谢。不久,这个小偷在别处作案被警察逮个正着,招供说自己还偷过寺庙的钱。警察将他带到寺庙里对质,禅师说:“他是来拿过一点钱,不过不是偷,因为他跟佛祖说谢谢了。”小偷被禅师的宽容感动,于是跟他出家,最终成了很好的一个修行者。
    禅师认为人人都有佛心、向善之心,需要在生活中顿悟或者渐悟,因此不会一声棒喝将人打死,于是待人处事常怀宽容之心,而不是生硬地去惩罚犯错误的人,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中的微妙可用一句名言来解释:“紫罗兰被一只脚踩扁,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
    这使我想起另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传说,在非洲一个部落里,当一个人犯了过错,大家不是疾言厉色地教训,也不会劈头盖脸地辱骂,更不会让犯错之人遭受皮肉之苦,而是将其带到村子中央,接受众人的赞美——对,没错,是赞美,一种令我们匪夷所思的惩戒仪式。这时,全部落的男女老少都会停下手中的工作,将犯错的人团团围住,一个接一个列举他所做过的好事,尽情颂扬他曾经有过的善行和美德,连其中的细节都记得那么清楚明白。有罪的人感动地痛哭流涕,感到被一种温暖的芬芳所包围,内心豁然,视野清澈宽阔。他为自己的错误或者罪过忏悔,也为赢得众人的信任、宽恕而感到光明和幸福,自己的明天并没有因一时的失足而失去。这样,这种独一无二的惩戒仪式最终成为欢乐隆重的庆典,大家兴高采烈地欢迎他回到集体当中。
    我们不得而知,这个部落的人知不知道禅师的看法,但他们的做法却“异工同曲”。他们都能够不遗弃,不打击,反而将惩罚做成温暖,将伤害做成祥和。故事告诉我们,“宽恕无法改变过去,却能够改变未来”,让彼此的未来都变得开阔起来。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