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国际护士节专题
   第4版:名院风采
   第5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6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7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8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1版:要闻
 下一版  
致全省护理工作者的慰问信
白衣天使欢歌竞技
医院与综合办分级管理
河南疾控绩效考核激发队伍活力
濮阳卫生专干进驻学校 手足口病“群防群治”
基层卫生发展带来实惠多
1
11 1 2010年5月13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基层卫生发展带来实惠多
  ——安阳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基层见闻
本报记者 张治平 通讯员 靳丽彬
  近年来,安阳市的基层医疗卫生得到较快发展,新农合筹资水平不断提高,报销范围不断扩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不断规范,“六位一体”功能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基本覆盖了所有城区居民。
新农合有效缓解群众就医负担
  2007年,安阳市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全覆盖”。据统计,2003年,安阳市参合农民仅为260285万人,占全市农村常住人口的比例不足20%;到2009年,该市参合农民达到417万人,占安阳市农村常住人口的98%。
  家住安阳县水冶镇的老张,2009年10月份镇里动员参合,听说参合费用由原来的20元上涨为30元,并取消家庭账户、实行门诊统筹,犹豫了,觉得全家人身体都挺健康,一年不生病的话,180元钱就打水漂了,在村委会几次动员下才缴了参合费用。
  2010年春节刚过,老张家迎来了长孙的降临。可没几天,家人就发现孩子总是烦躁不安、口唇青紫,在安阳市妇幼保健院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费需要5万多元。当时,全家人都愁坏了,家里的收入主要靠农活,去哪儿筹集这么多钱呀。
  等到市保健院去办手续时,工作人员告诉老张,现在医院已经与新农合实行了联网,参合农民只需缴纳自付部分就行了,报销部分由医院先行垫付,病人不用交那么多钱。老张听了眼含热泪,说道:“新农合政策太好了,解决了我家的大难题。”
  仅2009年,像老张家这样得到住院补助的患者共有262504人次,达到报销封顶线3万元的有87人。
社区卫生机构着力开展公卫服务
  走进该市殷都区铁西路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号、就医、检查、开药的患者络绎不绝,处置室、心电图室、治疗室、输液室、药房功能分区合理、流程科学,心电图机、血糖仪、电子测压仪、治疗推车、急救箱等主要设备一应俱全,医护人员亲切的话语和服务、干净而整洁的环境让就诊患者备感温馨。
  “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提供儿童计划免疫免费预防接种,孕产妇和儿童的健康检查、定期家庭随访,帮助建立母子保健手册,健康宣教,中医康复治疗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很好地针对社区居民出现的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进行预防和治疗。”铁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刘主任介绍说。
  2007~2009年,是安阳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的关键时期。安阳市卫生局利用当时的卫生资源,特别是基层医疗资源,从转变观念、组织结构、服务功能、人力资源和管理运行等多方面入手,对公立一级医院和部分厂矿企业职工医院进行了结构和功能的改造,使其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时至今日,安阳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经发展到36家,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6家,覆盖了安阳市39个街道办事处105万城市人口。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开展了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09年度,免费为60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健康体检29986人次;为95341户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全市城市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率达到63%;普遍开展了健康教育工作,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6001平方米;举办健康教育讲座359次,发放健康教育处方315949份;新增接受管理的高血压患者12524人、糖尿病患者6149人。他们还在传染病患者管理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2009年管理手足口病患者1255人、甲型H1N1流感患者及密切接触者5131人。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立和完善,有效地解决了城市就医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使“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逐步形成。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