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思路决定出路 创新推动发展 |
|
——记全省乡镇卫生院优秀院长娄继伟 本报记者 王 平 方尧尧 找准一个思路 1987年8月,娄继伟被调入平顶山市叶县昆阳镇卫生院任院长兼党支部书记。 乍到卫生院,他目睹的是这样的场景:10余间解放前留下的老瓦房、“老三件”(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表)和一台30毫安X光机,这些就是卫生院的全部家当。疑难病不能诊治,手术不能开展,接生不会;卫生院周围遍布诊所、药店……卫生院在夹缝中求生存,举步维艰。 从此,娄继伟拉着着昆阳镇卫生院这辆“破车”,走上了艰难的奋斗之路。 一位管理专家曾经说过:任何成功最初就是一个思路,任何失败最初也是一个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行动,最可怕的落后就是我们观念的落后。娄继伟认为,卫生院发展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娄继伟经过调查研究,多次召开党支部、院委会、全体职工会,反复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大胆提出:“卫生院要发展、要振兴,必须先改变破旧不堪的面貌,大力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技术人才。” 让硬件硬起来 明确思路后,娄继伟立即着手改变卫生院的硬件设施。 经过千方百计的努力,他们争取到了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先后筹集资金近20万元,建起了综合门诊楼,并于1992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接着,他们又筹集资金9万余元,先后购置了日本东芝B超机、心电图机、50毫安X光机、显微镜、电动离心机等医疗设备,一举改变了卫生院昔日业务用房不足、设备奇缺的落后面貌。 除了从上级部门获得支持外,娄继伟还带领院委会及全院职工艰苦努力,又筹资近200万元(均为自筹、借贷),于2001年12月在卫生院新址建成一幢面积3000余平方米的高标准门诊综合大楼,其业务用房88间、病床60张,病房内全部安装了空调和呼叫系统。 随后,他们又购买了200毫安X光机、B超、心电工作站、心电监护仪、麻醉呼吸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尿液分析仪、血凝仪、彩色颈颅多普勒诊断仪、胎儿监护仪、裂隙灯、十二孔无影灯、综合手术床等,彻底改变了卫生院的落后面貌。 让管理上水平 卫生院的面貌改变后,娄继伟又把重点放到大力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技术人才上。 他先后派出20余名中青年技术人员,到省市级医院或院校培训学习。另外,他还定期对职工进行业务技术、技能考试考核,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与此同时,娄继伟在全院推行了院科“两级招聘”和“浮动工资考核办法”,打破了“铁饭碗”,在全院实行了“全员合同制”和“工资全浮动制”,使每个职工的岗位责任、服务质量、贡献大小与自身的利益挂钩。 他主持制订的《医务人员十条禁令》和《医务人员违规、违纪、离岗处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让卫生院的管理水平提升了一个层次。 为提高服务水平,该院又开展了“提倡文明用语,告别服务忌语”活动,组织开展了“市场经济与白衣天使”和“假如我是—个病人”的大讨论,把文明之风贯穿于医疗卫生服务的全过程。 以创新促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卫生院科室设置上,娄继伟决定改变过去“大而全”的办院思想,把重点放在满足农村群众的医疗需求上,重点发展专科、缺科。 该院把妇产科作为拳头科室来发展,补充了人员,改造了病房,增加了病床,拓展了服务项目。该院在全县卫生院当中率先开展了无痛分娩、导乐陪产、婴儿游泳洗浴等项目,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如今的妇产科,患者络绎不绝,常常需要加床。这种现象在卫生院当中并不多见。 几年间,口腔科、颈肩腰腿痛科、骨伤科先后发展为该卫生院的特色科室。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和解放军152医院的支持和带动下,该卫生院耳鼻喉科的名气也逐渐打响,各个特色专科业务量逐年增长。 昆阳镇卫生院因此也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经济收入连年增长。2008年,该卫生院被省卫生厅授予“河南省计划免疫规划先进集体”,被平顶山市卫生局、人事局评为“农村卫生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娄继伟被授予“河南省乡镇卫生院优秀院长”荣誉称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