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绕开“节日病” 过个健康年 |
|
过节期间,由于气温、环境、思想情绪、饮食规律、生活起居等各方面均与平时不同,身体不能适应而出现了一系列异常反应。春节长假即将来临,提醒大家注意五种“节日病”,在合家团圆之际注重身体保健,过个健康祥和年。 心脏病 诱因:过度兴奋、激动会刺激交感神经末梢和肾上腺髓质的分泌,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容易诱发心律紊乱、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甚至造成猝死。特别要注意的是,平时可能没有心脏病病史的人也可能因兴奋而突发心脏病,有人可能会突然晕倒。 症状:病人发病时会血压偏低,嘴唇发紫。 对策:不要轻易搬动病人,也不要摇晃病人,如果有心脏病病史要马上服药,马上叫急救车。在等待时,可视情况给病人做心脏按压、左前胸捶击,5~6秒一次,按压掌握力度要视病人的胖瘦而定。相对较胖就要用力捶打,如果瘦弱力度就要小一些,一些老人骨质较脆,不宜用力按压。冠心病患者如出现心绞痛,要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心肌的耗氧量,同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扩张血管的药。心脑血管病病人最忌便秘,节日过多油腻食物会加重便秘,要保持警惕。 急性胰腺炎 诱因:饮食无度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诱因。过分油腻的食物和酒精会刺激胃肠黏膜,引起胰腺水肿,发生急性胰腺炎。 症状:病人一般在餐后1~2小时出现内出现上腹部疼痛,有钝痛、钻痛、刀割样痛或剧痛,并向左腰背部放射,有恶心、呕吐现象,胃里有强烈烧灼感。 对策:急性胰腺炎发作时,为抑制胰液的分泌,应该完全禁食,以避免食物和酸性胃液到达十二指肠内,引起对胰腺的刺激,造成胰腺持续破坏。如果胃里没有烧灼感,可能是单纯胃溃疡,可以吃一些苏打饼干缓解。严重时要及时送进医院。 脑血管疾病 诱因:病人有高血压病史且在节日期间生活没有规律,情绪有较大波动,特别是节日打牌输钱、通宵上网都可能使血压升高,诱发脑出血。 症状:发病表现为头痛加剧、流口水、吐字不清,有时可能没有明显头痛,只是说话别扭,半边脸发麻。 对策:家人可以解开病人的衣领扣子,有备用药物的立刻吃下去,如已经不能吞服可把药化成水服下。不要盲目搬动病人,不能让病人的头位过高,可不用枕头平卧在床上,头偏向一侧,用冰袋或冷水毛巾敷在病人额头上,以利减少出血和降低颅内压。同时拨打120叫急救车,用担架将病人抬出,尽量不让病人走动。 酒精中毒 诱因:亲友相聚少不了推杯换盏,而不加节制地饮酒很可能引起酒精中毒。 症状:酒精中毒的表现除了有恶心呕吐外,神经兴奋期患者表现出话多且言语不清、出现动作笨拙。中毒者进入昏睡期,一般表现为颜面苍白、口唇微紫、皮肤湿冷、体温下降、瞳孔散大、脉搏快、呼吸缓慢有鼾声。 对策:亲友可以相互提醒,慢慢饮酒,不要空腹饮酒,同时可以喝浓茶解酒。如果因饮酒过量,导致狂躁症状,千万不能使用镇静剂,也不要用手指刺激咽部来催吐,因为这样会使腹内压增高,导致十二指肠内溶物逆流,从而引起急性胰腺炎。 异物卡住嗓子 诱因:节日期间孩子吃花生、瓜子之类零食的机会多,尤其在跳、跑、嬉笑时吃这类零食更容易呛入气管,堵塞气道。 对策:家长要注意,一旦孩子发生异物呛入气管,堵塞气道,家长应保持镇静,让孩子不要哭闹,以免加重症状。然后把孩子头朝下横抱,让上身低于臀部,再在背部用力拍击,帮助孩子把异物咯出。如这样拍击背部,气道里的异物仍不能吐出,应速将孩子送往医院。 如果被鱼刺、鸡骨卡住食管或喉管,不要用馒头硬咽,也不要用手抠。异物卡住食管后,要立即停止进食,异物卡在显眼处,可以用筷子或镊子取出,如卡入位置较深,应立即到医院处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