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综合文摘
   第4版:悬壶百味
   第5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6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7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8版:乡村医生特刊
 
第6版:乡村医生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村卫生室如何巧妙处理医患关系
从细节规范医疗服务
我不是一个人
殷切的期望
对联三组
父亲的心愿
卫生院的一场“非常急救”
接过父辈的爱民药箱
蒲松龄的“药性梆子戏”
名医黄元御淋雨透疹
《药名体》诗
古传十二时辰养生法
1
11 1 2010年2月11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父亲的心愿
  杞县人民医院 安 迪
  我出生在医学世家,爷爷是位老军医,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抢救了无数伤员,立下了战功。父亲中学毕业就跟随爷爷在医院学习。听父亲说当时学习很苦,维持生活都很困难,可父亲克服了重重困难,决心把医学好,接好爷爷的班。
  父亲中学毕业学医很吃力,因为医学牵涉科目多,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为了学好医学,父亲把中学课程全部复习一遍,又自学高中课程,从解剖学、病理学到诊断学、药理学等等。由于当时没有分科,要当好一名全科医生是非常不容易的,父亲力争把各科都弄通。听父亲说,他还会接生呢……他在医院自费学习13年,曾多次到上级医院进修。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父亲从诊断到治疗一丝不苟,不论白天黑夜,晴天下雨,都废寝忘食地工作。
  1987年10月的一天,我降临在这个医学之家里。父亲没有因为我是女孩而不高兴,他当时挥笔写下了一首诗,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今生一女郎,盼你快成长,学爹这一行,后继有希望。”
  我中学毕业考入开封卫校,在学校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郑大医学院。每次放假回家,父亲总把我的课本看了又看,不时地提出问题,有时还像老师一样给我讲课。他很关心我的学习,心想要我成为一位出色的医务工作者,多为群众解除病苦。如今我已成为县医院的一名生力军,治疗手足口病,防治甲流,战斗在最前线。
  父亲已年过花甲,可他还孜孜不倦地学习,忘我地工作,多次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文章,多次参加研讨会……看着父亲渐生的白发和皱纹,我在心里默默地说:父亲,请您放心,我决不辜负您的一片心,我一定接好您的班,在医疗卫生事业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