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分清腰椎间盘突出与骶髂关节炎 |
|
汝州市温泉镇南王庄诊所 王飞歌 随着人们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亦日渐增多,不少患者因腰痛就诊多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经治疗后收效不明显,更有甚者治疗两年后竟发现不是腰椎间盘突出,而是另一种疾病——骶髂关节炎。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两种疾病。 椎间盘位于相邻两椎体之间,由内外两部分构成,外部为纤维环,由多层呈环状排列的纤维软骨环组成,围绕在髓核的周围,可防止髓核向外突出,纤维坚韧而有弹性;内部为髓核,是一种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有缓和冲击的作用。成年人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纤维环中的纤维变粗,发生玻璃变性以致最后破裂,使椎间盘失去原有的弹性,不能担负原来承担的压力。在过度劳损、体位骤变、猛力动作或暴力撞击下,纤维环即可向外膨出,从而髓核也可经过破裂的纤维环的裂隙向外突出,这就是椎间盘突出。 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一般出现有腰部反复的疼痛等病史,后出现下肢放射性的疼痛继而出现麻木,疼痛沿坐骨神经走向放射到相关的身体部位。检查可见:屈颈阳性、仰卧挺腹阳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如果合并腰椎椎管狭窄还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走路不稳行、走路不舒服等明显症状。由脚部逐渐向上发展到小腿、大腿及腰骶部,严重时出现大小便异常。腰椎不恰当活动和劳动保护欠佳会导致椎间盘纤维损伤髓核突出。青壮年是多发年龄,较大时多合并有椎管狭窄的症状,可行腰椎CT检查确诊。 骶髂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尤以女性为多,主要表现为骶髂关节局部的疼痛及压痛,并随着神经末梢的分布而向股骨外侧及大腿上1/3方向传导。双足站立时,由于健肢负重,患侧可呈松弛状态,表现为屈曲姿势。步行时由于患侧骶髂部疼痛而使臀部呈下垂状,且有跛行。坐位时,其疼痛程度及下肢受限程度比站立时为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