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实施五项改革 推进五大工程 抓好五个重点 |
|
(上接第一版) 突出抓好五个重点 加强预防保健工作,保障广大妇女儿童健康。认真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实现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管理。加强城市流动人口及农村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山区儿童免疫接种工作。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为全省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开展脊灰疫苗强化接种,继续保持全省无脊灰状态,开展适龄人群麻疹强化接种,进一步降低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病率。加强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 遏制重大传染病流行传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做好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防范应对工作,积极推进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建设和综合示范区建设,强化卫生应急队伍培训,提高卫生应急能力。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完成全国结核病第五次流行病学调查任务,全省结核病现代控制策略(DOTS)覆盖率达100%。进一步抓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和重点人群监测。继续加强鼠疫、霍乱、乙脑、疟疾和出血热等重点传染病监测防控工作。 加大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力度,保障群众饮食安全。继续开展食品安全整顿、食品添加剂专项治理,协调监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组建河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逐步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机制。到2010年底建立10个食品污染物监测点,初步建立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络。 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为全省18个省辖市、158个县(市、区)职业病诊断、职业病危害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以及职业卫生监督机构配置职业病监测、检验必备的设备仪器,强化职业病诊断、职业健康检查人员培训。 严格医疗服务监管,保障医疗安全。严把医疗机构、人员、技术准入关。创新采供血管理,持续保持全省临床用血100%来源于无偿献血、100%合格。进一步完善全省医疗急救体系,实现省、市、县急救网络“全覆盖”。继续加大打击非法行医力度。探索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机制。 统筹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加强医院科学管理。各级医院特别是三级医院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切实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加快实现中医强省步伐。进一步完善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方案和规划,落实配套资金,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加强对重点中医院、县级中医院等项目建设的指导监管,继续实施中医药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重点专科(学科)建设计划和中医药科研平台建设等项目。坚持运用中医药科学防治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 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政策,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加强服务监管,推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的整合与衔接,逐步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 加大卫生信息化建设力度。建设好省级卫生信息综合平台,搞好应急决策指挥、规划免疫、传染病报告、新农合、社区卫生管理、居民健康档案、卫生监督等业务系统的信息整合及开发。做好居民健康档案试点,2010年底,全省城市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要达到40%以上,农村居民达20%。 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强化项目带动意识,强化国际合作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升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卫生引资引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继续做好援外医疗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医疗队国内外管理。 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作风建设,加大对建设项目的巡查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不断提升卫生行业良好形象。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完善医德医风考评制度。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为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