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七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婴幼儿感冒的规范处理
高脂血症的分类病因及临床诊疗要点
放疗技术进步助力癌症治疗
ECMO的两种核心临床应用形式
全膝关节置换的术后康复
缓解焦虑的5分钟呼吸法
5类人群易患泌尿系统结石
1
11 1 2025年10月18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全膝关节置换的术后康复
 


□占小兵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膝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终末期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手段,旨在缓解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关节功能。手术成功仅是治疗的第一步,系统科学的术后康复才是决定膝关节远期功能的关键。
康复第一阶段为住院期间(术后1天~7天),核心目标是动起来。患者需要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开展训练。
踝泵运动:仰卧位,脚尖向上勾,保持5秒~10秒后向下踩5秒~10秒,每小时进行20次~30次,改善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仰卧位,膝下垫薄毛巾卷,用力下压膝盖保持5秒~10秒后放松,每组15次~20次,每天3组~5组,预防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平躺时健侧膝关节弯曲,患侧下肢伸直缓慢抬高至30度~45度,保持5秒~10秒后放下,每组10次~15次,每天2组~3组,强化大腿肌群。
膝关节屈伸活动:早期借助CPM(关节恢复器)机辅助训练,后期通过坐姿垂腿或卧位滑足,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
康复第二阶段为出院早期(术后2周~6周),目标是走得稳。此阶段为康复黄金期,需要患者在家坚持训练并定期复查。
训练内容包括:每次训练后冰敷膝关节15分钟~20分钟,控制肿胀与疼痛。
屈膝训练,坐姿时双手抱膝,以健侧脚辅助患侧脚踝向后滑动,保持最大屈膝角度15秒~30秒,每组10次,每天2组~3组;伸膝训练,足跟垫利用重力使膝关节完全伸直,每次15分钟~20分钟,每天数次。
力量与平衡训练:涵盖站立位屈膝、30度微蹲、依靠助行器行走等,逐步完成患侧下肢完全负重。
康复第三阶段为功能恢复期(术后6周~3个月),目标是回归正常生活,重点提升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与耐力,为日常活动奠基。
固定自行车训练:调整自行车座椅高度后以无阻力或低阻力踩踏,锻炼膝关节的屈伸功能与肌力。
上下楼梯训练:遵循健侧下肢上、患侧下肢下的原则。
静蹲训练:背靠墙面下蹲至膝关节微屈30度~45度,保持30秒至1分钟,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
康复第四阶段为全面恢复期(术后3个月后),目标是活得好,可以开展全面的力量、平衡与协调训练,为回归正常生活及游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奠定基础。此阶段需要注意,疼痛可控时尽早活动,避免关节粘连与肌肉萎缩;训练后及时冰敷,缓解肿胀与疼痛;循序渐进,适时增加活动度与力量;肌肉酸胀属于正常情况,若出现剧痛需要立即停止训练并咨询医生;将踝泵、股四头肌收缩等简易锻炼融入日常生活,坚持长期训练;日常预防跌倒、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遵医嘱服药与定期检查。
(作者供职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