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第四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精彩中医药 健康惠万家
1
11 1 2025年10月11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精彩中医药 健康惠万家
 

——2025年“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洛阳站)掠影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刘晓飞  文/图

“可看、可尝、可体验,这样的中医药文化活动有趣、有料、有收获”“穿汉服、拍靓照、闻药香,学养生知识,爱上中医药,融入中医药文化潮流”,“识中医、用中医、爱中医,享受中医药文化带来的健康福祉”……9月29日,在2025年“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洛阳站)启动现场,前来体验的市民和游客纷纷说。


专家义诊区前排起的就诊长龙

为深入落实河南省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关于开展2025年“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的通知,以及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相关通知要求,由洛阳市卫生健康委主办,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洛阳市中医院)承办的2025年“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洛阳站),于9月29日~30日在洛阳应天门北广场举行。这是继“洛阳中医承习夜”“应天玄妙夜”“中医本草夜”3场大型中医药文化活动之后的又一杏林盛事,再次将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推向高潮。

“瞧,这就是职工们制作的中医药文创作品《鹤梦山林》”

让中医药瑰宝“活”起来、“热”起来、“用”起来
9月29日18时,洛阳应天门北广场灯火璀璨,药香氤氲,“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洛阳站)在此正式启动。洛阳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李金乐,副主任李育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洛阳市中医院)党委书记王修利等,与来自社会各界的群众、省内外游客、义诊专家及中医药文化传播者共同见证了这一难忘时刻。

现场针灸
“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深入实施“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的重要部署,旨在推动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服务基层群众。其核心目的是让中医药文化“活”起来,中医药服务“沉”下去,健康惠万家。

义诊中的主任中医师畅金剑
“作为洛阳站活动的承办单位,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王修利表示。本次活动以“精彩中医药,健康惠万家”为主题,致力于推动中医药文化走进基层、贴近群众,让中医药这一民族瑰宝真正“活”起来、“热”起来、“用”起来,在维护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义诊中的河南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何春红
简短而热烈的启动仪式后,“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洛阳站)正式拉开帷幕。现场设有专家义诊区、中医药特色疗法体验区、中医药文化体验区、中药成果展示区等多个板块,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众多市民与游客驻足参与。


义诊中的副主任中医师窦海燕

在专家义诊区,多位省级、市级名中医齐聚,耐心为群众把脉问诊、辨证施治,开具个性化健康处方,精湛的医术与仁心大爱赢得群众连连称赞;在传统疗法体验区与中药养生茶品鉴区,针灸、推拿、刮痧、拔罐、耳穴压豆等疗法,以及养生茶饮供群众体验和品尝;在中医药成果展示区,集中呈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洛阳市中医院)的特色院内制剂,工作人员详细介绍每种制剂的功效、用法与适用人群;在中医药文化体验区,设有“中药辨识”有奖问答及香囊手工制作,参与者在制作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药材的功效,还可以将亲手制作的香囊带回家;在中医药文创展区,则展出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洛阳市中医院)职工手工制作的系列文创产品,每件皆融入中医药文化知识,兼具养生功效与文化内涵。

义诊中的主任中医师齐运卫
共沐千年药香,同享健康盛宴。活动现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洛阳市中医院)还为市民游客准备了中医情景剧、歌曲独唱、“南无拳”表演,以及投壶、飞花令等互动节目,让大家在愉悦中收获知识。继去年参加“洛阳中医承习夜”“应天玄妙夜”“中医本草夜”后,洛阳市涧西区78岁的孙先生今年又专程前来体验该活动。如今,孙先生和家人都成为中医药文化的铁杆粉丝,左邻右舍都戏称孙先生是小区里的“杏林文化宣传员”。

义诊中的副主任中医师张静
守正创新,他们这样做
洛阳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青帝伏羲据河图洛书演绎阴阳八卦,由此奠定中医药文化根基;商朝宰相伊尹以“治大国若烹小鲜”论道,凭滋味说汤,开创中药汤剂先河;东汉时期成书于洛阳的《神农本草经》,位列中医药四大经典;龙门药方洞的石刻,传递着中医药文化的“密码”。中医药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与防治观,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中医情景剧
“传承中医药,我们孜孜以求;守正创新,我们不遗余力!”王修利说。自1975年建院以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洛阳市中医院)作为全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单位,持续开拓进取,屡创佳绩。2022年5月,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河南省委、省政府,洛阳市委、市政府,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高度关注和鼎力支持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洛阳市中医院)获批国家中医(脑病)区域医疗中心。目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洛阳市中医院)不仅是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和全国中医药特色重点医院,还承担中医药研究所等多项职能,形成涧西院区、西工院区、伊滨院区“一院三区四址”的发展格局;开放床位1750张,设置54个临床科室、74个特色门诊、26个医技科室,拥有国家级重点专科4个、省级4个、市级3个,并设洛阳市中医医疗机构质量控制中心10个;在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中,连续两年进入全国A级行列。

养生茶品鉴
名医带动名院,名院名不虚传。目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洛阳市中医院)拥有国家级名中医1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南省名中医3人、洛阳市首届名老中医9人、洛阳市名医名护39人,博士、硕士358人,中级以上职称760人。培养出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全国西学中骨干人才、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共11人。目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洛阳市中医院)设有洛阳市中西医结合脑病医院、洛阳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医院、洛阳市老年病医院、洛阳市肛肠医院4个“院中院”;是河南省区域中医心病、脑病、康复专科诊疗中心,洛阳市中西医结合心脏中心、周围血管病防治中心、肛肠病诊疗中心、老年疾病防治中心;皮肤科、肺病科、脾胃病科、肿瘤科、骨科等科室在洛阳市中西医结合治疗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和领先地位。

抖空竹表演
目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洛阳市中医院)拥有院内制剂92种,全面覆盖疾病领域,内服外治剂型齐全,临床疗效显著,深受患者好评。今年6月,西工院区肾病透析科与重症监护室紧密协作,首次运用先进的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人工肝技术,成功救治一名危重急性肝衰竭患者。日前,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洛阳市中医院)李鹏带领余橦、齐兵歌,总结的一例中西医结合临床案例,成功入选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南无拳”表演

新时代,新征程。面向未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洛阳市中医院)将坚持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紧紧围绕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目标,全面提升医院综合服务水平,力争将医院发展成为立足洛阳、服务河南、辐射中原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推动健康河南建设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本版图片由刘云飞、刘晓飞拍摄)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