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新安县“三链融合”为县域医改写下生动注脚 |
|
本报记者 刘永胜 常 娟 通讯员 游新苗 急救响应迟缓、转诊衔接不畅,既是基层医疗服务发展的堵点、难点,也是困扰群众就医的急难愁盼。如何破局? 连日来,记者在洛阳市新安县采访发现,该县紧紧围绕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四个延伸”“四个下沉”的核心要求,创新探索出质量链、急救链、预警链“三链融合”的发展模式,不仅推动优质医疗技术“沉得下”、基层服务能力“接得住”、群众就医需求“留得住”,而且构建起县域医疗服务的良性循环,为破解基层医疗困境写下了生动注脚。 质量链:十大质控体系筑牢县域医疗“安全屏障” 医疗质量控制是保障医疗安全的核心。2019年8月,新安县被确定为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试点县后,迅速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医共体领导小组,以及县委书记任主任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管理委员会,通过“双组长”定期听取汇报,第一时间解决医共体运行中的难题。 针对基层医疗质量不均衡、诊疗规范执行不到位等问题,新安县创新设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在所有成员单位推行覆盖文化建设、医疗质量与管理、护理质量与管理、安全生产、感染防控、药事管理、心电质控、影像质控、检验与病理、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管理等10个维度的同质化管理体系,从县级医院到乡镇卫生院实现全方位质控,织密县域医疗安全网。 以医疗质量与管理为例,新安县医共体一方面为基层卫生院、村卫生室布设检查终端,建设冷链物流,推动远程会诊、心电、检验、病理诊断和消毒供应等共享中心覆盖医共体内所有医疗机构;另一方面,医共体总医院(新安县人民医院)创新建立“三维质控”机制,组织县级专家每月驻点基层分院带教,同时运用智能系统实时监测18项急救指标,借助AI(人工智能)质控平台自动回溯分析病例,形成“救治—反馈—优化”闭环,切实守住医疗安全底线。 急救链:“四个下沉”“五个上门”打造乡村急危重症救治标杆 不久前,新安县铁门镇卫生院急救站上演了一场“生死时速”:一名74岁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从接诊、服用“心梗一包药”,到转诊至医共体总医院导管室开通血管,全程仅用23分钟,被成功挽回生命。这一案例,正是新安县乡村急救服务能力提升的生动缩影。 “我们聚焦‘县域就诊率90%、基层就诊率65%’两大分级诊疗核心指标,从危害百姓健康、致死致残率高的急症入手,破解镇村两级急诊急救能力弱的痛点。”新安县医共体总医院院长柳杨介绍,通过整合医疗资源、优化救治流程、畅通绿色通道,该县县域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显著提升。 新安县将胸痛、卒中、创伤中心“三大单元”主战场前移至乡镇,依托274个标准化急救哨点,构建起“村级哨点预警—镇级单元处置—县级中心兜底”的三级急救体系,全域急救响应时间压缩至15分钟内。借助5G(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远程急救系统、智能穿戴设备等数字化手段,实现“患者未到、信息先达”,乡镇卫生院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干预时间较体系建设前缩短40%,成功抢出救治“黄金时间窗”。 与此同时,新安县医共体总医院推行“四个下沉”“五个上门”工作法——人员、技术、管理、服务下沉,培训、指导、设备、药品、质控上门,推动急症患者“县乡两级同诊同治”。目前,该县12家乡镇卫生院全部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救治单元现场验收,成为河南省前3个、洛阳市首个实现全覆盖的县域;基层医疗机构独立完成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例数及救治成功率,均位居全国首位。 预警链:“三星”救治地图让乡村医生成为“健康哨兵” 乡村医生急危重症识别能力不足、救治水平有限,是基层医疗的又一难题。对此,新安县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强化乡村医生培训,推动医共体总医院骨干人才与技术下沉。 截至目前,新安县已针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开展29期以“三大单元”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为主题的培训班,累计培训2100人次;医共体总医院向各卫生院下派业务骨干193人次,完成远程会诊2.6万余例,还为成员单位免费配备“心梗一包药”、投放心电终端152台,推动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综合服务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在哨点建设方面,新安县医共体依托“三星”救治地图,全面推进胸痛、卒中救治哨点建设——每建成一个救治哨点,就在“地图”上点亮一颗星,逐步实现胸痛、卒中、创伤“三星”全覆盖。目前,该县已建成胸痛哨点52个、卒中哨点222个,覆盖率超73%。哨点将预警关口前移,让乡村医生成为群众身边“起步500米”的健康“吹哨人”。 人才是医疗发展的核心支撑。早在2019年,新安县就以县政府名义与洛阳市中心医院合作,引进院长管理团队,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实行年薪制;同时多渠道招引人才,为引进的学科带头人解决家属就业、子女入学问题,解除其后顾之忧,实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如今,新安县医改成效显著:2023年,医共体总医院首次参加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便获评B级,10家分院通过“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2024年,新安县成功获评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示范县。该县医保资金打包支付率2023年为105.3%、2024年为100.2%,医共体建设连续2年入选国家典型案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