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妇幼健康
 
第六版:妇幼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严格按程序为儿童接种疫苗
紧急剖宫产和“顺转剖”的常见原因
甲状腺和乳腺疾病为何“偏爱”女性
科学的产后康复护理指南
小儿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怎么办
妇科门诊如何精准诊断女性常见疾病
1
11 1 2025年8月2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严格按程序为儿童接种疫苗
 

□罗惠元

    疫苗是抵御传染病的有力武器,在儿童健康防护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按照科学合理的程序为儿童接种疫苗,可以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构筑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让家长能够放心地陪伴儿童成长。

    疫苗:儿童健康的“保护神”

    儿童刚出生时,免疫系统还未发育完善,极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通过接种疫苗,能帮助儿童的身体提前识别这些病原体,从而建立起高效的防御屏障。

    大量研究数据显示,儿童依照免疫程序及时且全程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预防相应的传染病。例如,脊髓灰质炎曾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乃至生命,在广泛推行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之后,其发病率大幅降低。同样,麻疹、百日咳等传染病的发病率也因疫苗的广泛接种而明显下降。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坚实的健康保障

    为全方位守护儿童健康,我国制定了一套完备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这些疫苗由政府免费提供,家长应按照政府规定带孩子进行接种。适龄儿童需接种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多样,主要有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甲肝疫苗等。

    乙肝疫苗可阻挡乙肝病毒的侵袭,需分3剂进行接种,分别在出生时、1月龄以及6月龄各接种1剂。若需要补种,第1剂与第2剂的间隔应≥28天,第2剂与第3剂的间隔应≥60天,第3剂与第1剂的间隔应≥4个月(第3剂接种时需满6月龄)。

    卡介苗作为预防结核病的“先锋”,需在出生时接种1剂。对于未接种者,若年龄<3月龄,可直接补种;若年龄在3月龄~3岁之间,结核菌素试验呈阴性者可进行补种,呈阳性者则无须补种;若年龄≥4岁,则不再进行接种。

    脊髓灰质炎疫苗可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该疫苗总共需要接种4剂。在2月龄和3月龄时,需接种IPV(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在4月龄和4周岁时,则需要接种bOPV(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对于免疫功能受损的儿童,建议全程接种含IPV成分的疫苗。若需推迟补种,其间隔应≥28天。

    百白破疫苗可联合预防3种疾病,全程需接种5剂。基础免疫阶段,在2月龄、4月龄、6月龄时分别接种1剂次;18月龄和6周岁时,各加强接种1剂。若需推迟接种,应根据年龄选择合适的疫苗。7周岁以前,使用百白破疫苗进行补种,基础剂次中每剂的接种间隔需≥28天,第4剂与第3剂的间隔需≥6个月,第5剂与前一剂次的间隔需≥12个月;7周岁以上,则使用白破疫苗进行补种。

    麻腮风疫苗可预防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共有3剂,分别在8月龄、18月龄和6周岁时各接种1剂。注射免疫球蛋白者需间隔≥3个月接种,且接种后1个月内避免使用免疫球蛋白。

    乙脑减毒活疫苗对抗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在1周岁、2周岁各接种1剂。注射免疫球蛋白者需间隔≥3个月接种。

    A群及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能够预防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A群疫苗在6月龄和9月龄时各接种1剂;AC群疫苗在3周岁和小学四年级时各接种1剂。若需推迟补种,A群两剂之间的间隔时间应≥3个月,AC群第1剂与A群第2剂的间隔时间应≥12个月,AC群两剂之间的间隔时间应≥3年。

    甲肝灭活疫苗可用于预防甲肝(甲型病毒性肝炎),需在18月龄和2周岁时分别接种1剂,两剂间隔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

    严格遵循接种程序的重要性

    按时接种疫苗能够让儿童的免疫系统在最恰当的时机得到锻炼和强化,从而产生最佳的免疫应答效果。例如,在儿童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此时,儿童的免疫系统虽然稚嫩,但是对于特定抗原的初次刺激反应较为敏感,能够及时启动免疫反应,为后续的免疫保护奠定基础。如果错过这个最佳时机,可能会导致免疫效果不佳,增加患病风险。

    此外,按照程序接种疫苗还有助于维持群体免疫屏障的有效性。当大部分儿童都按照规定程序接种疫苗时,人群中对相应传染病的免疫力普遍提高,即使有少数人未接种疫苗,也会因为周围人群的免疫保护而降低感染风险。

    接种疫苗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接种前的准备

    在带儿童接种疫苗前,家长需要做好准备工作。要提前了解疫苗的接种禁忌,确定儿童是否可以接种。例如,如果儿童有严重的过敏史,尤其是对疫苗成分过敏或者正处于急性疾病发作期等,可能需要暂缓接种。另外,家长要准备好接种所需的相关证件和材料,如预防接种证、身份证明等。

    接种时的配合

    到达接种地点后,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接种前的问诊和检查,如实告知医生儿童的健康状况;仔细阅读知情同意书,了解接种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在接种过程中,家长要安抚好儿童的情绪,让儿童尽量保持安静,以便医生顺利完成接种操作。

    接种后的观察与护理

    接种后,孩子应在现场留观30分钟,以便出现不良反应时能够得到及时处理。一些急性过敏反应等通常会在接种后的短时间内出现。留观结束后,家长在家中要注意观察儿童的反应,如出现发热、红肿等症状,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这些常见的轻微反应通常在1天~2天可自行消失。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同时,要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避免搔抓和摩擦,以免引起感染。

    按照科学的接种程序为儿童接种疫苗,不仅能为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也是每一位家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了解疫苗接种知识,按时带儿童接种疫苗,为儿童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疫苗的守护下茁壮成长,迎接美好的未来。

    (作者供职于北京市丰台区和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