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法外之法”谈验方
辨证论治虚劳的典范——《理虚元鉴》
成语“杯弓蛇影”与情志调养
餐桌上的中药之三十五 布渣叶
1
11 1 2025年7月17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法外之法”谈验方
 

□毛德西

   辨证论治又称为辨证施治,是中医的临床“操作系统”,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种临床思维方式和基本原则,是中医普遍应用的诊疗规律,有普遍性就有特殊性。今日笔者不讲辨证论治,介绍一个在民间流传60余载、用于治疗咳喘的验方。
    大约在1960年,笔者在开封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查阅中医杂志时,《天津中医》的封底刊载了一个验方。这个验方据说是一位服刑人员捐献出来的,如果用此方治愈1000例患者,就可以减刑获释。该文只有100多字,没有方义分析,也没有治验举例,只有方药与说明。
    该验方由11味药物组成,分别为:青皮、陈皮、桑白皮、当归、白芍、五味子、川贝母、茯苓、杏仁、半夏、冰糖。从药物选择来看,该验方没有特别昂贵的或难以寻找到的药物,都是普通常用的药物(当时川贝母也是常用药)。从配伍角度分析,青皮、陈皮,可以理气化痰;桑白皮,可以润肺化痰;当归、白芍,可以养血润燥,有扶正的作用;川贝母,可以化痰止咳;茯苓,可以健脾渗湿;杏仁,可以肃肺止咳;五味子,可以收敛肺气;冰糖,可以润燥利痰。全方共奏健脾理气、肃肺降逆、化痰止咳之功。
    该验方歌诀:“青皮陈皮桑白皮,当归白芍北五味,川贝茯苓光杏仁,半夏冰糖二钱宜。”方中的“北五味”,指东北三省所产的五味子,不可以用南五味子替代;“光杏仁”,指去皮、去尖的杏仁,不能用带皮、带尖的杏仁。这首验方包含二陈汤(半夏、茯苓、陈皮、甘草)和古方三皮饮(青皮、陈皮、桑白皮)。由于现在川贝母价格昂贵,我们也可以用浙贝母替代。
    辨证论治虽然为中医精髓,但是并非万能。有的病证,用辨证方法确定病性、病位非常困难。风寒性咳喘,清稀痰;风热性咳喘,白黏痰,不易咯出;痰湿性咳喘,白黏稠痰;虚寒性咳喘,泡沫状痰;肺燥性咳喘几乎无痰可言。此验方尤其适用于治疗顽固性咳喘病证。在常规辨证治疗效果不佳时,我们不妨尝试应用此验方。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多次应用此验方,证实其对顽固性咳喘确有疗效。正如国医大师裘沛然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时,在采用常规方药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采用张景岳所创“金水六君煎”化裁(六君子汤加熟地、当归),作为“法外之法”,常能收到意外惊喜。此验方并不局限于特定的证候,久病咳喘者不妨一试。
    (本文由全国名中医毛德西讲述,李龙信、陈思羽整理)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