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七版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一版:要闻
 下一版  
河南有了就医出行定制客运线路
河南“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启动
河南高质量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1
11 1 2025年5月17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河南高质量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本报记者 常 娟

能上门提供多项健康服务,是居民健康和医疗费用的双重“守门人”——对不少居民来说,家庭医生已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朋友”;对不少基层医生来说,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也成为驾轻就熟的工作。
可在推进服务过程中,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首诊制度该怎么落实、签约质量怎么保证、家庭医生在履约方面有哪些责任等,始终牵动着公众的神经。针对这些核心关切,不久前,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河南省财政厅等6个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系统性地回应了上述关切。
注重有效签约、规范履约
“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目的在于满足居民就近就便的就医服务需求,促进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加快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相关负责人说。
因此,《意见》要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要遵循“质量为先、循序渐进、赋能基层”的基本原则,注重有效签约、规范履约,不断完善签约服务政策保障,持续推进综合、连续、协同的卫生健康服务,巩固建立长期、稳定、信任的契约式服务关系,引导签约居民首诊家庭医生、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发挥好家庭医生作为居民健康和医疗费用双重“守门人”作用,持续推进和保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
“目前,全省各地开展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人群主要以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脱贫人口、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以及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结核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为主,因此很多健康的年轻人感受不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便利,有的甚至还误以为自己不能签约家庭医生。”上述相关负责人介绍。事实上,可以享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人群没有限制,只要自己愿意签约家庭医生,就可以联系所在地的家庭医生团队进行评估和签约,及时进行健康管理,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2017年,河南开始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截至2024年年底,全省共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3.2万个。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意见》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阶段性目标进行了细化,提出到今年年底,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重点人群有效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5%以上,城乡居民基层就诊率达到60%以上;到2030年,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5%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75%以上,城乡居民基层就诊率达到65%以上;到2035年,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75%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85%以上,城乡居民基层就诊率达到70%以上,签约居民满意度达到85%左右。
建立家庭医生首诊制度
一周前,郑州市金水区沙门社区居民张女士突然出现头晕眼花、呼吸急促症状,家人立即拨打签约医生——国基路沙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贾林青的电话。贾林青一边在电话中给予指导,一边立即和专科医生赶到张女士家中,对其进行了有效救治。
和张女士一样,“有健康问题先找家庭医生”,已成为不少签约居民的首选。《意见》专门提出,建立家庭医生首诊制度。一方面明确签约医生在首诊、接诊、分诊和转诊等方面全面责任。签约居民非急诊就医,包括疾病筛查、临床诊疗、康复随访、预约转诊、健康管理等,均由首诊签约家庭医生负责协调处置,双方建立长期、稳定、信任的契约服务关系。另一方面,引导居民参加首诊签约。居民签约家庭医生,可以享有优先就诊、优先转诊、优先住院、慢性病长处方等便利服务。
同时,《意见》还提出,做好签约居民全流程服务管理。家庭医生要全面掌握、全程管理签约居民的健康状况,对超过自身业务范围及能力、确需分诊转诊的签约居民,提出分诊、转诊建议,及时分诊至本机构专科专病医师或转诊至上级医院,跟踪分诊、转诊治疗过程,并做好下转接续性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对家庭医生转诊的合理性、合规性审核。
签约可享受“5个优先”服务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提出,居民本人或其家庭与家庭医生(团队,下同)签订服务协议,签约服务协议既可一年一签,也可根据签约双方互相信任关系签订不超过3年的长期服务协议,特殊情况可签订短期服务协议。
签约可享受哪些服务?《意见》提出,签约居民可以享有优先就诊、优先转诊、优先住院、优先保障慢性病长期处方用药、优先提供健康咨询服务等便利服务。以优先就诊为例,《意见》明确,家庭医生可以优先为签约居民提供本机构的定期家庭医生门诊预约、专科专病门诊预约、预防接种和双向转诊预约以及其他健康服务的预约服务等。在转诊预约上,《意见》要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城市医联体牵头医院应将不低于40%的专家门诊号源提前7天开放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将不低于30%的检验检查服务、住院床位提前开放给家庭医生预约使用,方便经家庭医生转诊的患者优先就诊、检查、住院。
在优先保障慢性病长期处方用药上,符合条件的慢性病、疾病稳定期的签约居民,经家庭医生评估可按规定优先办理长期处方服务,时长不超过12周。今年,河南要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开展长期处方服务。在优先提供居家医疗服务上,《意见》提出,对行动不便、失能失智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确有需求的签约患者,按照规定优先提供家庭病床、治疗护理、安宁疗护、中医服务等居家医疗服务。
就优先提供健康咨询服务而言,家庭医生可以为签约居民提供针对性健康咨询服务,包括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健康宣教、疾病预防、就诊指导、心理疏导等。
5个维度保障签约服务质量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提出,从5个方面保障签约服务质量。
一是拓宽家庭医生来源渠道,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全科医师为主体,以其他类别临床医师(含中医)、乡村医生、退休临床医师为补充,符合条件的二级、三级公立医院注册全科医师应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成为家庭医生,鼓励专科医师进入家庭医生队伍。二是采取“包干分片”方式,通过对口支援、科室共建、多点执业等多种途径,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师与上级医院专科医师共同组成“全专联合”家庭医生团队,组建专家工作室、设立慢性病联合门诊(联合病房),为网格内居民提供签约服务,促进人才、技术等优质医疗资源和常见病患者下沉。三是推进中心卫生院提质升级、薄弱乡镇卫生院补短达标,实现基础设施标准化、诊疗设备数字化、医疗服务同质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化,拓展完善全专结合、医防结合、中西医结合、医养结合、安疗结合服务功能,培育建设特色科室,规范开展符合相应资质要求的医疗技术、服务项目。四是持续实施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技能培训、基层卫生人员全员在线培训项目。五是推进家庭医生服务进网格,结合社区网格化、居(村)委会党群服务中心功能配置,采取定点、定人、定时方式促进家庭医生深入社区开展巡回服务等。
此外,《意见》还对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政策保障和组织保障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完善家庭医生绩效激励政策,原则上将不低于70%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收入用于签约服务团队内部分配,对基层注册全科执业医师、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含中医类别)发放一定的岗位津贴,财政按照政策给予补助,本科以上毕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到乡村两级工作的注册全科医师,可直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中级职称考试及申报高级职称评审通过的应直接聘任,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在绩效工资分配时,要向参与签约服务的医师倾斜等。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