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一版:要闻
 下一版  
“中医药+”让生活更美好 河南省首届药膳技能大赛启动
河南持续扩面实施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
以体重管理丈量健康生活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选派河南省胸科医院5名专业医护人员组成代表队在郑东新区如意湖文化广场参加“红气球挑战赛
医疗队连夜救援四名受伤同胞
1
11 1 2025年5月13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中医药+”让生活更美好 河南省首届药膳技能大赛启动
  本报讯 (记者乔晓娜  通讯员徐芳会  刘 超)5月10日,河南省首届药膳技能大赛在南阳启动,鼓励各参赛队伍结合河南道地药材,开发特色药膳。
当前,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对“治未病”的需求日益增长。药膳将中医药与饮食文化完美融合,具有“食药同源、蕴医于食、寓养于膳”等特色优势,既是传统医学“上工治未病”理念的现代表达,也因其可以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具有很好的康养价值,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
本次大赛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药膳研究会指导,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总工会主办,南阳市中医药管理局、市卫生健康体育委、宛城区委、区政府承办,南阳市人民政府支持,以“‘豫’见仲景智慧,膳养健康未来”为主题,旨在弘扬中医药“药食同源”文化,普及中医药膳知识,推介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促进中医药服务与大众生活深度融合,推动中医药膳食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河南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张仲景在南阳著就《伤寒杂病论》,开创了辨证施治的医学体系。千百年来,河南人将中医药智慧融入饮食传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药膳文化——从东汉末年的“祛寒娇耳汤”“当归生姜羊肉汤”,到现代“排骨凉茶”“凉拌荆芥”等一道道经典药膳,无不彰显着“药食同源”的哲学精髓。
大赛采取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别方式组织实施,设置启动、地市预赛、省级决赛3个阶段,特别设立全省茶饮、“中医药+生活”推介展,分为理论知识竞赛和实际操作竞赛两个比赛层次,以及医疗科研院所组、餐饮行业组两个类别,参赛人员可以为专业厨师、营养师(中医师)、烹饪院校学生,也可以为对药膳制作有浓厚兴趣且具备一定技能者。
在10月中旬的决赛阶段,将重点考核理论答辩与实际操作两大维度,理论考核重点考察中医药膳基础理论及配伍原则;实操比拼要求选手现场制作药膳,突出“色、香、味、效”四大标准,其中实际操作细化为口味占比25%、外观占比20%、功效占比30%、创新性占比15%、操作规范占比10%五大评分模块。中国药膳研究会的专家将根据参赛队伍的理论知识竞赛和实际操作竞赛两部分的总分,评比出个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团体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周勇说,各地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要将此次大赛作为推动地方药膳发展的重要契机,广泛动员本地医疗机构、餐饮企业及科研院所协同参与,深入挖掘本地药膳文化资源,全面摸排特色药膳项目,扎实做好本地初选工作,优中选优,精心遴选2支~3支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团队参加省级决赛,为河南药膳产业发展储备优秀人才和项目; 要以发展药膳产业为突破口,推动中药材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着力构建科学规范的制作标准体系,依托技术创新与工艺改良,开发适应现代消费需求的药膳新产品,打造一批具有河南文化辨识度和市场影响力的药膳品牌。通过“药膳+”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乡村旅游、健康养生等多领域联动,形成特色鲜明的中医药健康产业集群;要充分发挥大赛的平台作用,加大中医药科普宣传力度,广泛普及健康养生知识,让“药补不如食补”的理念深入人心。依托“中医药+生活”主题展览等活动,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激发全民参与热情,凝聚社会共识,为健康河南建设注入持久动力,打造全民共享的中医药康养生态圈。
现场还同步启动以河南道地食药为核心的《食药千年》纪录片的拍摄,旨在共同深化药、膳、养理念和文化。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