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四版:卫生文化
 上一版     
旧书摊上的悠然时光
重症监护室里的爱情约定
谁在呼唤你的小名儿
以对话为桥 共筑时代家风
书画作品
1
11 1 2025年5月13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旧书摊上的悠然时光
 

□卜俊成

 

   对于特别喜欢读书的人而言,逛旧书摊也是一种幸福的味道。那些带着特殊霉味儿和油墨香的纸张,常常封存着未知的奇遇。
    当我们偶然翻出魂牵梦绕的那本著作时,那种惊喜的感触恰似投石深潭——涟漪自触碰的瞬间迸发,裹挟着震颤灵魂的欢愉,在心底层层荡开,余韵悠长,令人久久难以平复。这也许是现代著名作家孙犁热衷于逛旧书摊的原因,他说:“购书进大书店,不如进小书铺;进小书铺,不如逛书摊……”
    我上初中二年级时,开始喜欢逛旧书摊。那是2000年的一个夏日的午后,聆听县域作家杨建勇在学校举办的写作课,读完他的文集《人生也开一次花》之后,我向作家学习,立志通过读书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的愿望更加热烈。当时,学校在老师的办公室旁设置了一间图书馆,不过好像从来没有开过门。无法从学校获取更多课外读物,我就利用周末时间独自步行到离家3公里之外的县城看书。
    那时,县城东关有一家书店——三味书屋。与其说是书店,倒不如说是书摊,因为其房间内总共只有3个书架,摆放在书架上的书也多半是旧书。不过对于急切想要读书的我而言,这些已经足够,毕竟所读书的种类要比在学校里见到的书丰富多了。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生活在农村的自己,当时并没有太多的零花钱用来购买新的课外读物。因此,这家书店也就成了我读书的首选地方。我通常每个月去一两次,每次都读一上午或者一个下午,生怕时间太长而受那个胖胖的老板娘的白眼。临走时,我则会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购买一本自己特别喜欢而且最便宜的书。
    学苑出版社出版的点校本《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就是我在初中二年级和初中三年级利用积攒的零花钱和压岁钱购买回家并且陆陆续续读完的。
    上高中那段时间,我所在的学校位于县城,每月只有一次回家的机会。平日里,除了认真钻研学业外,我竟拥有充裕的时间沉浸于课外阅读的世界。于是,每到周末,在学校教学楼的角落或学校门口的旧书摊前读书,渐渐成为我最惬意的事,也是我一周之中最期待、最快乐的时光。
    就在那个阶段,我阅读了《毛泽东选集》《周恩来选集》,在字里行间感受伟人思想的深度与力量;《毛泽东诗词选》《陈毅诗词选集》,则让我领略到诗词在抒情言志上的独特魅力,我为之深深着迷;《汪国真的诗》以清新质朴的文字,为我开启了现代诗歌的一扇窗;《周国平散文》对人生、世界的深刻洞察,引发我无尽的思考;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人生》,让我在平凡故事里见证人性的不凡与时代的波澜。
    除此之外,还有河南诗人康丽的《午后的玫瑰》、张鲜明的《梦中庄园》,以及郭敬明的《左右倒影,右手年华》、韩寒的《三重门》《零下一度》等作品,它们风格各异,都以独特的方式打动着我。正是在与这些书籍的邂逅与相知中,我渐渐喜欢上了古诗词、诗歌和散文的创作,仿佛在心中埋下了一颗文学的种子,期待着它日后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我在郑州读大学时,周末前往二七区古玩城寻访旧书摊,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温润时光。而这一时期,我购买的旧书多为古代医家著作的影印本,以及与医史相关的书籍。通过对这些专业著作的潜心研读,我为自己日后系统校注、整理明清医家著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毕业后踏上工作岗位,我对旧书摊的热爱依旧不减。记得2011年的一个秋夜,刚加完班的我,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单位大门。当我途经经一路与纬四路交叉口时,在昏黄路灯下,一个旧书摊映入眼帘。那一刻,我的困意全消。我迅速看完待售旧书的种类后,便迫不及待地购买了一部线装本《资治通鉴》。这部承载着千年历史智慧的典籍,瞬间叩响了我的心灵之门,也延续着我对纸上世界的浓厚兴趣。
    如今,我依然热爱逛旧书摊,即使在网络购书如此便捷的时代,我仍然享受在旧书堆里翻找的乐趣。因为在那里,我不仅能找到心仪的书籍,还能触摸到时光的痕迹,感受到少年时捧读经典的心灵悸动,青年时在扉页写下抱负的青涩勇敢,中年时翻检旧藏时染上指间的朱砂痕迹。
    旧书摊就像一本厚重的书,记录着我的成长轨迹,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每当我翻开一本旧书,就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门,那些在旧书摊上度过的美好时光,如同一幅幅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让人沉浸在时光的温柔褶皱里,与旧书承载的岁月深情相拥。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