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雁荡山走笔 |
|
□尚学瑞 雁荡山自古名气大,是“三山五岳”之一,有“寰中绝胜”之美誉。据说,此山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成荡,南归秋雁多栖于此,故名雁荡。近期,我们一行6人游览了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的雁荡山,收获不小。 进入景区,我们请了一位导游。这个小姑娘能说会道,很有亲和力。从她滔滔不绝的讲解中我们了解到,雁荡山有“三绝”,即灵峰、灵岩、大龙湫,而灵峰夜景、灵岩飞渡、龙湫飞瀑最具神韵。 跟着导游,我们首先欣赏灵峰景区。灵峰这座山有数不清的山峰,并以悬崖叠嶂、奇峰怪石、碧潭清润、山隐石洞而著称。导游指着连绵起伏的山峦介绍,这是玉女峰,那是金鸡峰,远处是独秀峰等,可谓千奇百怪。 其中,合掌峰别有趣味,远远望去,山峰恰似两只硕大的手掌合拢在一起。我们当时攀爬了这座山峰,山倒不高,爬上去也不太费力,很快就抵达山顶。让我们非常惊讶的是,合掌峰的中心凹陷处形成了一个大洞,而洞内竟然深藏着一座规模不小的寺庙,不由得佩服当初建庙者的毅力和匠心。 我们问了导游后才知道,这座寺庙叫观音洞,洞内依岩势构筑了九重楼阁,底层供奉着观音菩萨、普贤菩萨等佛像。这里香火缭绕,人声鼎沸,看着一个个香客伏地跪拜,我心中别有滋味,不知道他们有何祈求,他们用跋山涉水、不辞劳苦的行动证实了自己的虔诚。 灵岩景区是雁荡山风景之精华,这里集峰、岩、洞、泉、潭等于一体,历来为游人向往之地。此景区最核心的景点是灵岩寺。据导游讲,灵岩寺的来头不小,它始建于北宋,鼎盛时有屋宇百余间。太宗皇帝曾赐经书,真宗皇帝赐匾额,仁宗皇帝赐金字藏经,如今的藏经楼中还珍藏着经书,寺院大门上方仍悬挂着御笔“灵岩禅寺”。 灵岩寺的楼阁气势恢宏、错落有致,屋顶的青瓦排列如鳞,寺内的梁柱精雕细琢。这一切,彰显了灵岩寺古朴而庄重的气质,与周围的参天古树及诸山峰相映成趣,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我们去看大龙湫景区。起初,我不认识“湫”字,上网查后才知道,“湫”是水池之意,而龙湫指的是上有瀑布下有深潭。前蜀诗人贯休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之句,写得很生动,说明此瀑布早有名气。 我们正和导游聊天,突然一阵阵涛声贯入耳中。我们跑过去一看,原来是一挂瀑布凌空泻下,只见千丝万缕的水珠从高高的悬崖奔腾而落,像千万颗珍珠,像千万匹白马,像千万片花瓣……磅礴的水流直线垂入一汪碧绿的水潭,溅起“五彩”的水花。从石级走过,漫天的雨雾扑面而来,凉爽而惬意。导游说,龙湫瀑布的落差比黄果树瀑布还大。有趣的是,瀑布旁边有一座山名叫剪刀峰,正面观之如剪刀,移步看却变成了含苞待放的玉兰花。这座山峰经年耸立,像忠诚的卫士日夜守护着龙湫瀑布,让人联想起恩爱夫妻的深情相守、不离不弃。 旅行结束后,我蓦然觉得雁荡山这个名字很耳熟,细想才知道,原来小时候在课本中学过,如沈括的《梦溪笔谈》和徐霞客的《游雁荡山日记》。重新拜读这些名篇,我想舞文弄墨但不自信,因为这些名士文人对雁荡山都是“深度游”,其体验自然会深刻全面,而我走马观花式的游览,难免挂一漏万。然而,我毕竟来过雁荡山,很觉欣慰。清朝诗人江湜赞曰:“欲写龙湫难着笔,不游雁荡是虚生。”这句话说到了我的心坎儿上。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辉县市中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