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莎
在医院的手术室里,每一台手术的成功都离不开手术器械的精准操作。然而,这些在手术台上历经“浴血奋战”的器械,在完成任务后,是如何从满身血污的状态转变为光洁如新。 回收与预处理 手术结束后,被污染的手术器械会被放入专用的污物箱中,由专业人员用密闭车运送至消毒供应中心的去污区。这是手术器械“重生之旅”的第一站。在手术器械到达去污区后,工作人员会先进行预处理,即在流动水下冲洗器械,初步清除表面的血渍、污渍等残留物。这一步对于后续的清洗消毒效果至关重要。 分类与拆解 预处理后的器械会被送至清洁区,工作人员根据器械的材质、污染程度,以及种类进行分类和拆解。对于需要拆卸的精密仪器类手术器械,这一步骤尤为重要,因为它能确保器械的每个部分都能得到彻底清洗和消毒。 手工清洗与机械清洗 接下来,手术器械会进入清洗环节。清洗方法主要分为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 手工清洗:针对需要拆卸、清洗难度较大的手术器械,工作人员会采用手工清洗方式。在清洗过程中,需要使用专用清洗剂,进行反复擦洗、刷洗等方式消除器械表面污渍。手工清洗后,器械还需要进行超声机洗涤,利用超声波和机械振动,进一步清除器械表面和缝隙处的污垢。 机械清洗:对于可以集中使用清洗机处理的手术器械,工作人员会将其装入清洗筐中,连接器械管腔、打开器械关节,然后放入全自动清洗消毒器中进行清洗。机械清洗流程包括洗涤、漂洗、终末漂洗、消毒、润滑、干燥等步骤,能够确保器械清洗彻底。 检查与保养 清洗完成后,手术器械会进入检查环节。工作人员在放大镜下仔细检查器械清洁度、结构完整性和功能良好性。对于发现的问题,如清洗不彻底、部件损坏等,会及时进行处理。同时,为了确保手术器械使用寿命,工作人员还会对器械进行保养,如涂抹防锈油等。 包装 检查合格的器械会按照种类、名称、数量进行配装,并使用包装材料进行封装。包装材料包括双层棉布、双层无纺布或纸袋、塑料袋等,能够确保手术器械在灭菌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污染。包装时,工作人员还会在手术器械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等监测物品,以便后续对灭菌效果进行验证。 灭菌 灭菌是手术器械“重生之旅”的关键环节。根据手术器械的材质和特性,工作人员会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如压力蒸汽灭菌、环氧乙烷灭菌等。在灭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参数,以确保灭菌效果。同时,还会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等多种方式的灭菌效果验证,确保每一件器械都能达到无菌状态。 无菌物品存放与发放 灭菌完成后,手术器械会被送入无菌物品存放区进行储存。存放区一般保持低温、干燥的环境,以延长无菌有效期。当手术室需要使用无菌器械时,工作人员会根据需求进行发放,并在发放前再次检查器械包的包装完好性、标签完整性和灭菌效果等。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