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食堂餐饮系统安全管理指南 4.4.4.3 触电事故 可能导致触电的隐患:强电(直连220伏电压)机械自身存在漏电情况,加工场所潮湿导电,操作人员双手潮湿导电。 触电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强电机械旁应配备电笔,每次使用前应用电笔测试是否漏电,提示不漏电,方可使用;避免加工场所过度潮湿,保证机械表面干燥洁净;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工作前应确保双手洁净干燥;提高人员机械操作的安全意识,定期培训。 4.4.4.4 机械伤害事故 a) 刀具碰伤 可能导致刀具碰伤的隐患:刀具存放不当,意外掉落;从业人员个人疏忽;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导致。 刀具碰伤隐患排查治理:妥善管理刀具,每次使用后应放置于统一的安全的位置;刀具应专人专用,细致分类,每日工作结束时应有专人负责清点数量,并上锁保存;制订刀具使用制度,督促员工提高注意力,警惕刀具碰伤;定期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强调刀具使用规范,强化工作纪律,杜绝不良行为的发生。 b) 设备伤人 可能导致设备伤人的隐患:设备自身发生故障;从业人员个人疏忽;人员操作或使用错误;操作人员着装不当,衣袖、头发等被绞入机械,连带人体造成伤害。 设备伤人隐患排查治理措施:定期对设备进行系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修;每日操作前应确认机械启动无异常,若发现异常,及时断电停止操作,及时报修;每日上岗前应按照工作要求整理着装,不佩戴多余发饰、首饰,将头发梳理整齐,整理入帽,根据加工要求相应佩戴套袖、手套等;制订机械使用制度,各类机械应做到专人专用,若有特殊情况需要其他人员操作机械,应事先进行操作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定期进行机械操作培训,督促员工提高注意力。 4.4.4.5 灼烫事故 可能导致灼烫的原因有防护不当、人员疏忽。 灼烫隐患排查治理:备齐防护用具,如点火棒、隔热手套、隔热托盘等;定期安全教育,督促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提高注意力,按要求使用防护器具。 4.4.4.6 其他爆炸事故 食堂场所发生的其他爆炸事故主要涉及粉尘爆炸。 可能导致粉尘爆炸的隐患:食堂库房存在大量的可燃易燃粉末状食材,如面粉;操作空间较为局限;所在场所明火多见;人员安全意识淡漠,操作不当。 粉尘爆炸隐患排查治理:减少过量面粉等粉末状食材的存放;库房应定期通风,确保干燥,地面墙壁不得有裸露电线或电表箱;规范人员操作,定期强化培训,禁止在有明火处倾倒面粉;对于和面机等直接接触面粉的电气设备,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漏电。 4.4.4.7 其他伤害事故 食堂场所地面因油渍水渍附着容易导致人员行走打滑,进而造成跌伤事故。 可能导致跌伤的隐患:地面清理不够及时;食品加工区防护用具欠缺;从业人员操作不当,疏于防范;餐厅等对外场所防护设施不完善;警示标识欠缺。 跌伤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清洁和干燥水油附着的地面;从业人员应按要求穿着具有防滑作用的工作鞋进行工作;使用平车运送货品,避免人力搬运大体积、大重量的物品,以免阻碍视线和影响身体平衡;餐厅等公共场所应设有防滑警示设备设施,宜铺设防滑地毯,根据场所具体情况设置护栏、扶手等;加强巡视和提醒。 (内容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