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中医体质健康管理方法(之三) |
|
人体在不同年龄阶段存在显著的体质差异,表现为结构、功能、代谢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的独特性。老年人因生理功能衰退,伴随阴阳气血失调、津液代谢异常及情志活动变化,导致平和体质比例下降,偏颇体质显著增多,老年性疾病发病率升高。针对这一特点,可以采用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理、运动保健和穴位保健等方式,实施中医药健康管理。 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应在知情同意原则下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具体内容包括:中医体质信息采集,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药保健指导。 体质特征与判定标准 平和质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无明显驼背。 常见表现:面色润泽,头发浓密,目光有神,耐受寒热,睡眠良好,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患病率低。 适应能力: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强。 气虚质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为主。 形体特征:形体偏胖,肌肉松软。 常见表现:语音低弱,气短懒言,易疲乏出汗,舌淡红、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喜静恶动。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康复周期长。 适应能力:不耐风、寒、暑、湿邪。 阳虚质 总体特征:阳气虚衰,畏寒肢冷。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 常见表现:畏寒喜暖,手足不温,精神萎靡,舌淡胖嫩,脉沉迟。 心理特征:性格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易患痹证、咳喘,感外邪易畏寒。 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寒湿。 阴虚质 总体特征:阴液亏虚,燥热内生。 形体特征:体形瘦削。 常见表现:目干咽燥,皮肤脱屑,喜冷饮,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心理特征:性格急躁外向。 发病倾向:易患便秘、消渴,感邪易热化。 适应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燥热。 痰湿质 总体特征:痰湿蕴结,体胖腹满。 形体特征:体形肥胖,腹部松软。 常见表现:面部油腻,胸闷痰多,口黏、苔腻,脉滑。 心理特征:性格稳重隐忍。 发病倾向:易患中风、胸痹。 适应能力:梅雨天气及湿重环境耐受能力较差。 湿热质 总体特征:湿热交蒸,面垢口苦。 形体特征:体形中等或偏瘦。 常见表现:面油口苦,身重便黏,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心理特征:性情多变易怒。 发病倾向:易患湿疹、黄疸。 适应能力:湿热天气耐受能力较差。 血瘀质 总体特征:血行不畅,肤色暗淡。 形体特征:体形无特定倾向。 常见表现:肤色晦暗,易现瘀斑,舌质紫暗,脉涩。 心理特征:性格浮躁、健忘。 发病倾向:易患胸痹、痛证。 适应能力:寒邪耐受较差。 气郁质 总体特征:气机郁滞,情志抑郁。 形体特征:形体偏瘦。 常见表现:焦虑抑郁,易惊善恐,舌淡红,脉弦。 心理特征:敏感多疑。 发病倾向:易患郁证、不寐。 适应能力:精神刺激及阴雨天气耐受能力较差。 特禀质 总体特征:先天禀赋异常或过敏体质。 形体特征:过敏体质无特殊,先天异常者或存缺陷。 常见表现:过敏者多见哮喘、风团;先天异常者具遗传特征。 心理特征:因质而异。 发病倾向:过敏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 适应能力: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 体质判定方法 依据《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采用5级评分制进行信息采集,参照标准判定体质类型。具体步骤如下: 信息采集:利用问卷调查或面谈等方式,收集老年人的基本信息、生活习惯、健康状况等。 体质辨识:根据采集的信息,结合中医理论,进行体质类型的初步判断。 保健指导:根据辨识结果,提供个性化的中医药保健建议,包括饮食调理、运动建议、情志调摄等。 知情同意:在开展服务前,需要向老年人详细解释服务内容、目的及可能的风险,确保其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自愿参与。 定期随访:对接受服务的老年人进行定期随访,了解其健康状况变化,及时调整保健方案。 健康教育:利用讲座、宣传册等形式,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健能力。 体质改善:通过定期体质辨识,评估老年人的体质改善情况。 健康状况:通过健康检查,评估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变化。 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老年人对服务的满意度和建议,不断优化服务内容。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是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科学的体质辨识和个性化的保健指导,可以有效预防疾病,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处供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