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正勋 通讯员 任怀江 张腮文
“您好!我是麻醉医生,不要怕,我们都在陪着您!” “别紧张,我们现在要扎个针。” “手术做完了,您配合得非常好!” ………… 纸短情长,大爱无声。伴随着一张张手写卡片的提示和一次次简单手语的比划,七旬先天性聋哑症患者王老太太,在手术台上通过点头、摇头顺畅地和医生进行沟通……这是近日发生在温县人民医院手术室的暖心一幕。 王老太太因“腰疼伴右下肢疼痛6月余、不能长时间站立和行走”,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到温县人民医院就诊,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随后决定到骨科一病区接受手术治疗。 手术前一天,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刘海花对王老太太及其家属进行了术前访视,了解到王老太太日常生活中只能靠手语、口型与家人进行无声的沟通。 面对聋哑患者,如何交流、如何交代术前注意事项、麻醉复苏阶段如何判断其苏醒程度等问题摆在了麻醉科团队面前。为避免王老太太进入手术室后出现紧张焦虑、无法配合的情况,麻醉科医务人员集思广益,主管护师王敬怡提议制作文字卡片,同时大家连夜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手语,紧锣密鼓地为这场无声的战斗做好了准备。 术前,巡回护士万琪与患者家属再次沟通,通过家属手语辅助,用手写卡片持续安抚老人,最大程度给予老人舒适化医疗。经过麻醉科医务人员术前的反复演练和手术时的精心配合,手术顺利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