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四版:天使之声·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百县工程”大“阅兵”之郏县人民医院:做强县域医疗 让百姓就医更安心
肺癌合并胆囊癌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精细化护理
一种新型翻身辅助工具
1
11 1 2024年9月10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百县工程”大“阅兵”之郏县人民医院:做强县域医疗 让百姓就医更安心
 

本报记者 王 婷  王 平  通讯员 王艳晓  文/图

   晋升为三级综合医院;三级、四级手术占比达56.9%,同比提升7.5个百分点;微创手术占比达21.7%,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82项,其中烟雾病颅外-颅内血管搭桥术、冠脉血管内冲击波球囊扩张术等多项技术处于市域同级领先水平;郏县胸痛中心“心电一张网”项目成效初见……
    近年来,郏县人民医院按下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进键”。2023年3月,郏县人民医院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以“两提升两建设”为发展路线,强力推进县域医疗中心建设。
    “‘强基层’,最重要的是强县级医院,只有做大、做优、做强县级医院,才能真正实现‘90%患者留在县域’和‘大病不出县’的目标。”郏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叶珺说。

引人才,强技术  “大病不出县”成现实

   6月11日,郏县人民医院成功为一名肠道肿瘤患者实施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由河南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余海波主刀,郏县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张自显、副主任医师孙伟担任助手。术中,大家密切配合,相当顺利。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肝胆胰腺外科手术中较为复杂的手术之一。以前,大部分肿瘤患者只能到市级、省级医院进行手术;如今,在郏县人民医院,这样的三级、四级手术已经常态化开展。
    “医疗技术是医院发展的基石,只有队伍强了、技术强了,才能赢得老百姓的信任。”郏县人民医院院长刘自彪说,“我们针对县域群众诊疗需求较大、县域外转诊率较高的常见病、高发病,从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找差距、补短板、提水平。”
    郏县人民医院先后与河南省人民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等省、市三级甲等医院建立合作关系,邀请专家定期来院帮扶;通过招才引智、公开招聘等方式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选派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规培;组织科主任参加管理能力提升培训,选派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到北京、上海、浙江等地进修学习。
    仅一年时间,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经食管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囊肿抽吸硬化术等一系列新技术在郏县人民医院陆续开展。截至2024年7月,郏县人民医院外转人次比去年同期降低14.68%。

重需求,优服务  “中心化”管理提效率

   生病了就必须忍受疼痛?检查和手术有没有不痛苦的?术后还要继续受疼痛的折磨?在大家的传统印象中,治病、检查意味着必须忍受疼痛,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舒适化医疗正在悄悄改变人们的生活。
    67岁的孔女士因带状疱疹后遗症导致神经痛,来到郏县人民医院麻醉疼痛中心寻求治疗。麻醉疼痛中心主任甄京辉为孔女士进行了“超声引导下神经根射频消融+臭氧注射”治疗后,困扰孔女士多日的疼痛消失了。孔女士感慨地说:“我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孔女士的康复,得益于郏县人民医院麻醉疼痛中心专业化、舒适化的诊疗技术。该中心不仅能为患者提供无痛胃肠镜、镇痛分娩等舒适化医疗服务,还成立了急性疼痛应急小组,可满足常见手术和疼痛诊疗的需求。
    麻醉疼痛中心是该院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建设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郏县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微创介入中心、麻醉疼痛中心、重症监护中心已获省级评审验收。
    同样值得一提的还有微创介入中心。该中心配备了标准化的微创介入手术室,拥有具备能开展微创介入诊疗技术的医务人员30余名,至今已开展各类微创介入手术6000余例。其中,颅内动脉瘤血流导向治疗术、急诊机械取栓术、前置胎盘、肾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等多项手术填补县域空白。此外,该中心还与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等联合建立24小时绿色通道,守护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

 

强专科,带县域  打造“急救一张网”   “我算是捡回来了一条命。家住在镇上,离县城还有15公里,幸亏乡镇卫生院有心电图检查设备。这边做完检查几分钟,那边就把诊断结果传过来了。确诊后,我被立即转到县人民医院进行了手术,一分钟也没有耽误。”说起自己近期的一次就诊经历,王先生感慨地说。
    今年7月,家住郏县堂街镇的王先生突发胸痛、胸闷,被家人紧急送到堂街镇卫生院。通过“心电一张网”平台,堂街镇卫生院将检查数据实时上传至郏县人民医院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县级医院专家经过诊断,高度怀疑急性肺栓塞,进一步进行肺动脉CT(计算机层析成像)血管造影检查,以确诊疾病。确诊后,郏县人民医院立即开通急救绿色通道,实施急诊介入手术,通过远程网络,县、乡联动,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急性肺栓塞等急危重症的黄金救治时间短,患者无法远赴上级医院就诊,而基层医院受诊断水平和急救能力的限制,往往难以解决这样的棘手问题。那么,如何才能改变现状?
    作为县域医疗机构的“老大哥”,郏县人民医院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主动扛起带动基层医院共同发展的“大旗”。
    郏县人民医院依托本院远程心电中心、远程会诊中心、远程影像中心,建设覆盖全县域的“急救一张网”,同时加强县、乡、村三级人员培训,推动胸痛、卒中等救治工作向基层延伸。
    其中,“急救一张网”中的“心电一张网”于2023年6月正式启动。该系统下联15家乡镇卫生院、100家村卫生室,通过搭建区域覆盖的心电信息合作平台,实现乡级、村级检查,县级诊断。
    在技术帮扶方面,郏县人民医院与薛店、渣园等乡镇分院合作共建11个专业科室;承建了14个县级医疗专家团队,以及心脑血管、肿瘤等3个县级多学科诊疗团队;2023年累计开展多学科会诊39场次、进行跨院区联合查房和会诊115例次,全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外转率、死亡率实现“双下降”。
    从“县级强”到“县域强”,郏县人民医院正一步步朝着这样的目标迈进,而指引他们不懈奋斗的原动力,正是“一切为了患者”的初心。“我父亲曾是一名村医,‘为人民服务’是我从他那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从医30多年,我越发感受到这几个字的分量。让父老乡亲看病更方便、更省心,就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叶珺说。

 

 

郏县胸痛中心“心电一张网”项目启动

   郏县人民医院率先在平顶山市同级医院开展冠脉血管内冲击波钙化碎裂术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