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如珍
秋季初始谓“浅秋”,大地万物经过春的温润和夏的勃发,出落得风姿绰约。 “浅秋”,温婉薄凉。它,风轻云淡,阳暖水凉,细雨绵绵。“浅秋”,虽然偶显“秋老虎”余威,但是暑热已是强弩之末。“浅秋”不像夏日般酷热难耐,只有午后的片刻火燥,并且一到树荫下,便立马转凉。 走在乡野阡陌,阵阵微风,轻抚你的脸颊,顿感丝滑清爽。秋风,没有春风濡湿、夏风炎热和冬风凛冽,总是那样轻柔从容,悠悠吹拂。“浅秋”的雨,也不像春雨淅沥、夏雨倾盆,总是不经意间飘然而至。 细雨落在头颈,凝聚成滴,犹如晨露,凉而不寒,舔一口还有些甘甜。唐代诗人孟浩然《初秋》曰:“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为我们勾勒出一副“浅秋”乍凉的景象。 “浅秋”,阒然空灵。繁忙的夏收夏种已过,田野变得静谧。举目四望,青冥高天,沃野良田,地阔际远,令人心胸豁亮、神清气爽。漫步江畔堤岸,渌水微澜,鹭鸶轻轻掠过水面,我不由得想起唐代诗人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 走进山林,空山幽谷,曲径袅娜,鸟声啁啾,肃穆寂寥,恍若时空凝固,使人心境安宁超然。趁着夜色,我独步郊外旷野,茫茫星空,深邃玄奥。皎洁的月光,飘忽的流萤,我的心中腾起无限遐思。路旁的草丛与树林中,秋蝉与蝈蝈的叫声时断时续,恰是“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 “浅秋”,丰盈多彩。在稻田,早谷已颗粒归仓;晚秧绿油油,萋萋苍苍;“一季稻”日渐成熟,青中带黄。在旱地,玉米粗壮,大豆、花生粒饱荚满,一派丰收的景象。在果园,蜜枣红彤彤,柿子金灿灿,脆梨青幽幽;一串串葡萄晶莹剔透,黄的、紫的、绿的相互交映,品相诱人;金橘、甜柚果实累累,缀满枝头。“浅秋”时节,田畴丰盈,稼穑不断,青黄相接,盛满农民的希望。 “浅秋”的山水,更是斑斓多彩,景色艳丽。湛蓝的天空,洁净得如一面镜子;漂浮的几缕云丝,絮白悠然;绵延的山峦,在阳光下粲然明朗。“柳条微减翠,蓼穗已飘红。”“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浅秋”,就像一个天然万花筒,不断切换出不同组合的绚丽画面,让人赏心悦目,深深沉醉。 (作者供职于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卫生健康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