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那件“白衬衣” |
|
□郑岩
从医路上,患者康复时的一个微笑、一声感谢、一幅锦旗……总能为我拂去一身的疲惫。一些记忆深刻的人和事,仿佛就像一盏明灯,为我照亮前方的路。 2014年9月的一天下午,天气转凉,肛肠科门诊接诊了一位特殊的患者。他在陪同人员的搀扶下,步履艰难地走进诊室。陪同人员拄着拐棍,60多岁的面容,蓬头垢面,穿着单薄发黑的“白衬衣”和一双已经发黑的黄色劳保鞋,里面还套了土黄色高领毛衣,一根已经被踩扁的鞋带拖着地。他说:“大夫,我弟弟痔疮犯了,上厕所疼得厉害。” “行,你到里屋来,我给你检查一下。”我有点儿不耐烦地打断了哥哥的话,并指着站在他旁边愣愣地翻着白眼的患者。哥哥用胳膊夹着拐棍,转过头来扶患者。在我的带领下,他们慢吞吞地往里屋走去。我仔细看了一眼,患者也差不多50岁,虽然满头白发,但是皮肤很好,甚至还有一丝红润,只是头发非常凌乱。患者的头微微上扬,翻着白眼,穿着旧的迷彩服和凉鞋,两脚拇指穿透袜子露在外面。患者在哥哥的搀扶下,两只手向前摸索着,迈着小碎步。 检查结束后,我告诉他们需要住院进行手术治疗。患者的哥哥听后,面露难色,欲言又止。我看出患者的哥哥的顾虑后,告诉他医保也可以报销。患者的哥哥问:“我弟弟是贫困户,怎么报销?”我说:“如果患者是贫困户,可以报销90%。”患者的哥哥听了我的话,终于打消顾虑,同意尽快住院做手术。办理住院手续之后,患者于次日下午顺利进行了手术。 术后第1天查房时,患者的症状好转,疼痛较入院前明显减轻。我叮嘱患者的哥哥,尽快找人把患者的身份证和医保卡送到医院,可是患者的哥哥说家中只有他们兄弟二人,也没有亲戚,只有自己回去拿。说罢,哥哥准备离院回家取弟弟的身份证和医保卡。 第2天查房时,我看到患者坐在床上吃馒头,患者的哥哥一脸沮丧地坐在床边。经过询问得知:由于各种原因,患者的医保已停缴多年。我告诉患者的哥哥:“那你弟弟住院只有自费了!”“自费需要多少钱呢?”患者的哥哥怯生生地问。我说:“大概3000元。”患者的哥哥低头不语。良久,患者的哥哥艰难地站了起来,拄着拐棍回去筹钱了。 第3天查房时,患者症状减轻了很多,不停地说着感激的话。由于最近2天患者的哥哥不在医院陪护,患者的饭菜都是值班护士自费给他带的;输液中途换药、上厕所,也都是隔壁床的患者家属帮忙护理。因为不知道患者的哥哥的去向,我就让患者给哥哥打电话,但是患者说哥哥没有电话,病历中留的手机号码是村里商店老板的电话。一直联系不上患者的哥哥,我的内心不免有些紧张,心想,患者的哥哥不会抛下患者不管了吧?患者不仅生活无法自理,需要有人照顾,还要继续用药治疗,产生的费用怎么办呢? 第4天查房时,患者的哥哥仍未返回医院。我内心的不安感剧增,同事们议论纷纷。一筹莫展之际,值班护士高兴地告诉我,患者的哥哥回来啦!顿时,我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可是,患者的哥哥却告诉我,他回村里借不到钱,本想把养的牛卖了,但是一时卖不出去,所以希望患者先出院,等过段时间把牛卖了,再来结账。我请示领导后,只好让患者先出院了…… 谁料半个月过后,肛肠科诊室的门口,患者的哥哥回来了。他拄着拐棍,还背着一个大麻袋,坐在诊室门口的凳子上,大口地喘着气,汗珠顺着脸颊流。他艰难地放下拐棍,用袖子擦了擦汗(还是那件发黑的“白衬衣”)。停顿了一会儿,他笑着对我说:“郑大夫,真不好意思,您给我弟弟看病,还让您垫钱给他输液。我前两天把家里养的牛卖了,今天过来结账。这是我种的南瓜,挑了几个大的给您带过来,您别嫌弃。”说着,患者的哥哥打开麻袋,我看见里面装了3个大南瓜。 不知何时,我的眼眶湿润了,内心掀起一阵巨大的涟漪,久久不能平息。此时,我真想对他说:“都让你们走了,还回来还什么账,这些钱可是你的全部家当啊!”看着他诚挚的眼神和嘴角的笑容,我忍住想说的话,并拨通了护士长的电话。电话的另一端,护士长不断重复着:“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经领导批准,医院为患者减免了部分医疗费用。办完结算手续,患者的哥哥憨厚地笑了,脸上散发着诚信的光芒,他身上那件已经发黑的“白衬衣”显得格外圣洁!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人民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