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一
在外力作用下,关节骤然向一侧活动而超过其正常活动度时,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如关节囊、韧带、肌腱等)发生撕裂伤,称为关节扭伤,以踝关节最为多见,其次为膝关节和腕关节。 临床上经常遇到在活动中突然脚踝扭伤的事情,尤其是有过一次扭伤后的人更容易反复出现。轻者经过正规手法治疗,休息一周就能恢复工作;如果撕裂伤比较严重,甚至出现了骨折,就要接受进一步治疗。本文只针对轻微扭伤没有骨折的患者,和基层医生分享如何判断扭伤的程度,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处理方法 碰到扭伤患者后,马上让其涂抹“红花油”“活络油”“驱风油”“跌打药酒”、对患侧进行搓、揉、按、压,甚至敲打等,此些行为均不可取。 踝关节在急性扭伤时,因为其关节周围软组织受到关节的外力作用,挤压、撕裂等,使关节周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导致局部肿胀、疼痛;而此时再用活血药物、进行搓揉,会加重毛细血管的出血,从而加重肿胀情况。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1.患者应立即停止行走、运动等。 给患者佩戴上护具或者使用绷带、三角巾等加压包扎踝关节周围;亦可用数条宽胶布从足底向踝关节及足背部粘贴,固定踝关节。 若是踝关节外侧受伤,应使足部呈外翻的状态;如果是内侧受伤,则应使足部呈内翻的状态,减轻对肌肉或伤处的牵拉,从而减轻或避免加重损伤。 2.应立即冷敷,以减少局部出血及肿胀程度。 在伤后局部肿胀尚未消失的24小时~72小时,每1小时~2小时冰敷10分钟~20分钟,在冰块和皮肤之间最好垫上薄毛巾或者衣物。冰袋应紧贴受伤的部位。 3.可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以减轻水肿。在受伤后24小时~36小时佩戴弹力绷带。但绷带仅用来消除水肿,对于关节并没有保护作用,如果需要踝关节承重,应使用支具支撑。 脚踝扭伤的分级 接诊患者后,首先要判断其损伤的轻重程度,并及时处理。 踝关节的内侧或外侧,尤其内踝、外踝的下方或者下胫腓韧带处(胫腓骨之间)压痛明显,行走无困难。 被动屈曲踝关节、牵拉受伤的副韧带时疼痛加重,局部迅速出现肿胀,甚至出现瘀血、青紫,行走困难,韧带受伤可能性大。 如果出现畸形,甚至出现骨摩擦音或骨摩擦感,则考虑外踝韧带断裂、撕脱性骨折或者踝关节骨折。少数严重者可以出现软组织破损、出血,甚至骨的断端与外界相通,形成开放性骨折。 推拿手法处理 经过前面的处理以后,第三天可以采用正规的推拿手法处理。 1.医生正对患者,自下而上从患者脚趾沿脚面轻推至脚脖、小腿,反复推,但是不能从下往上推。 2.在损伤局部做“一指禅”推法3次~5次,医生用一只手按压痛点(内翻痛点在外踝前),用另一只手握住患者的脚趾部,做踝关节的屈伸旋转动作3次~5次。 3.弹拨阳陵泉穴、足三里穴、绝骨穴、昆仑穴、承筋穴等,2分钟~3分钟。 4.一手托住足跟部,另一手握住足趾部,在牵引下轻轻环状摇动踝关节3次~5次。 5.推拿完毕后用绷带包扎患部,5天后可以热敷或配合中药熏洗治疗。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登封市颍阳镇庄王村卫生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