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信平
在日常预防接种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婴儿、肥胖及行动不便的老年受种者的脖子、腋下、大腿根等部位的皮肤皱褶处出现发红、疼痛或伴肿胀、破溃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发热,不利于疫苗接种。这种情况就是我们俗称的皮肤被淹,医学上称之为“间擦疹”“褶烂”或者“擦烂红斑”。
皮肤被淹的原因
皮肤被淹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皮肤清洁不及时:皮肤表面的分泌物和汗液较多,如果不及时清洁,就会导致皮肤角质层受损,出现被淹的情况。
2.皮肤摩擦:皮肤皱褶处相互接触、摩擦,导致局部皮肤受损。
3.温热潮湿的环境:夏季剧烈活动后,机体大量出汗,尤其是皱褶处通风不良,使湿度增加,为细菌、真菌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剧了局部皮肤炎症的发生,出现皮肤被淹的现象。
4.肥胖:肥胖者皱褶处皮肤由于脂肪堆积,增加了摩擦和局部压力,更容易被淹。
5.过敏或刺激:接触某些刺激性物质,如洗涤剂、化妆品、某些衣物等,可能引发皮肤炎症反应。
6.微生物感染: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在温热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繁殖。如果生活环境的卫生状况较差或穿着过紧的衣物等,容易引发感染性炎症。
7.疾病因素:患某些疾病如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可能影响皮肤的屏障功能、降低抵抗力,增加皮肤被淹的发生风险。
皮肤被淹的治疗和护理方法
若皮肤皱褶处被淹,在日常治疗和护理上需要注意什么呢?首先去医院皮肤科进行诊治,排除湿疹、接触性皮炎、股癣、痱子、脂溢性皮炎等皮肤疾病;其次遵医嘱进行治疗。一般包括以下治疗和护理方法:
1.药物治疗:如果出现红疹、渗液、糜烂等症状时,可用无菌棉签蘸安多福或0.5%的碘伏轻轻涂擦患处,进行局部消毒,待干燥后再遵医嘱用药。
常用的药物有:
(1)收敛剂:可使用炉甘石洗剂,有助于减少渗出,缓解炎症。
(2)抗真菌药物:如果存在真菌感染,可外用克霉唑、咪康唑等。
(3)抗生素药膏:如果有细菌感染,可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
(4)糖皮质激素:在炎症明显时,可短期外用弱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等。
2.物理治疗:如果渗液较多,可使用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方法,促进局部干燥和炎症消退。
3.改变生活习惯: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摩擦和刺激皮肤。
4.控制体重:过重可能会增加皮肤皱褶处的摩擦。适当控制体重可以减少皮肤摩擦、减轻皮肤皱褶处的压力。
5.加强皮肤护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加强皮肤护理,特别是夏季气温高,机体排汗较多,应及时更换潮湿的衣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如果皱褶处皮肤出现发红、疼痛等症状,应及时使用温水清洁受累皮肤,然后用柔软的毛巾或纸巾吸干水分,尽量保持皮肤皱褶处通风、透气。同时,每日或隔日洗澡1次;冬季可每周洗澡1次~2次。洗澡后,可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润肤霜,避免皮肤干燥。
6.治疗基础疾病:如果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应积极控制血糖,增加机体抵抗力,进而提高皮肤的屏障功能,减少皮肤感染。
婴儿的皮肤特点
在预防接种工作中,我们接触更多的是婴幼儿。由于婴儿皮肤娇嫩,加之新手妈妈照护经验不足,皮肤被淹的现象十分常见,应引起重视。婴儿的皮肤皱褶处多位于脖子、腋窝、腹股沟、肘窝等部位。这些地方由于皮肤叠在一起,容易出汗、积存污垢,而且通风不畅。如果护理不当,婴儿的皮肤容易出现发红、破皮等问题。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婴儿皮肤的特点:
1.薄嫩:婴儿的皮肤比成人薄,表皮细胞层数少,角质层薄。
2.水分含量高:婴儿皮肤中的水分含量相对较多,但水分流失也较快。
3.敏感脆弱: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摩擦、化学物质、温度变化等影响。
4.皮脂分泌少:皮肤的油脂分泌不足,容易干燥。
5.酸碱平衡能力差:皮肤的酸碱平衡调节能力尚未完善。
6.色素分布不均匀:肤色可能会有分布不均匀的情况。
7.再生能力强:受伤后恢复较快。
8.血管丰富:皮肤中的血管比较丰富,使皮肤看起来更红润。
如何预防婴儿皮肤被淹
根据婴儿的皮肤特点,采取以下护理措施,积极预防皮肤被淹:
1.清洁:使用温水轻轻清洁被淹的皮肤皱褶处,动作轻柔,避免过度摩擦而损伤皮肤。
2.保持干燥:清洁后,用干净柔软的毛巾轻轻吸干水分,确保皮肤皱褶处完全干燥,也可以使用吹风机吹干,但要保持适当距离,防止烫伤。
3.勤换尿布:如果是因尿布湿了导致的皮肤被淹,要及时更换尿布,保持干爽。
4.减少摩擦:给婴儿选择宽松、柔软、透气的衣物,避免衣物摩擦和闷热导致皮肤出汗过多。
5.注意观察:密切观察婴儿的皮肤恢复情况,如果出现红肿、渗出、皮疹等异常,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6.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的环境有助于婴儿皮肤的恢复。一般室温控制在22摄氏度~26摄氏度、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但要注意根据季节、穿着、睡眠环境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
7.让皮肤透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让被淹处皮肤暴露在空气中,增加透气时间。
8.定期活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期改变体位,减少局部皮肤受压。
9.涂抹药物:对于被淹处皮肤,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涂抹适量的抗生素软膏或具有修复作用的药膏,如红霉素软膏、鞣酸软膏等,以预防感染和促进皮肤修复。
(作者供职于北京市密云区妇幼保健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