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基层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八版:卫生文化
 
第三版:临床荟萃
 上一版    下一版  
数字化技术在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应用
为什么食管癌一发现就是中晚期
河南省医学信息学学科的发展研究
1
11 1 2024年8月22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为什么食管癌一发现就是中晚期
 


□梁宝松

   为什么食管癌一发现就是中晚期?要讲清楚这个问题,先要了解以下知识:
    食管是连接口咽腔和胃的一个肌肉性管道,它的最主要作用就是让食物通过。
    食管分为上段、中段、下段。食管上段主要位于咽喉与食管的交界处,是食物进入食管的第一段。食管上段比较狭窄,如果食物进入此处过快,可能会导致食物反流,引起泛酸、烧心等症状。食管中段主要位于食管下端,是食物进入食管的第二段。食管中段比较粗。食物进入此处后,可通过贲门进入胃部,一般不会出现食物反流的情况。食管下段主要位于胃部和食管的交界处,是胃部食物消化的重要器官,一般食物进入胃部后会通过贲门进入食管。下段的食管相对较宽,食物进入后可直接通过胃进入小肠,从而完成食物的消化。
    食管上段和中段有3层,下段有4层。用墙打比方。食管上段和中段有“内涂料层”“泥巴层”和“砖头层”,而下段除了这3层,还会有“外涂料层”。在食管上段和中段的“涂料层”,细胞长得像有序叠加的鱼鳞,这样的结构叫作复层鳞状上皮,而食管下段只有一层腺上皮。
    什么是食管癌呢?食管癌就是在“涂料层”发生的恶性肿瘤,在这一层有了“毒种子”,这个“毒种子”生根发芽,向“泥巴层”,向“砖头层”,向“外涂料层”,向“墙外”(腔外)扎根;向“墙内”(腔内)越长越大,最后“开坏花”“结恶果”,让人咽不下饭,直至死亡。发生于食管上段和中段的鳞状细胞癌有明显的地域特点,我国的太行山区、伏牛山区、大别山区都是高发区。研究显示,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也可能与爱吃腌制食品、吃烫饭、食物中某些微量元素缺乏有关。而发生于食管下段的腺癌,可能和胃反流有关。过去,这种腺癌的发病率白种人较高。这些年,我国的食管腺癌发病率快速上升,这也许和我们的生活方式西化有一定关系。
    食管癌的主要表现是什么?是进行性吞咽困难。也就是说,大概半年前,吃馒头或者吃大米饭感觉咽下时有阻挡或者缓慢;过一两个月,吃面条会感觉阻挡,再过一两个月,大概就滴水难进了。因此,豫北地区有一句土话:“噎食病(食管癌),噎食病,吃麦不吃秋,吃秋不吃麦。”意思是,食管癌如果不治疗,自然病程也就是半年时间。当然,有些食管癌的表现是胸骨后疼痛,甚至是没有感觉。当患者出现吞咽困难的时候,做胃镜检查,都不是早期食管癌。
    食管癌能不能早期发现?能不能治愈?一般人大概50岁左右,要做一次胃镜检查,而食管癌高发区的人或有食管癌高危因素的人,要提前10年左右做胃镜检查。如果医生发现食管黏膜局部潮红、粗糙,电子染色呈茶褐色改变,放大观察发现有异常的微血管出现,做碘染色检查发现不染色区域,再加上活检,就可以发现并且确认食管有了早期癌症。这时候的癌症不需要开刀做手术。医生可以通过胃镜,用注射针在“涂料层”和“砖头层”中间注射生理盐水,把“涂料层”和“砖头层”分开,再使用电刀,贴着“砖头层”,把“毒种子”和附近的“涂料层”完整地剥下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这样食管癌就治好了,而且几乎不复发。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早期癌症,没有任何症状,难以让人察觉,但能通过体检发现。
    通过我的讲解,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食管癌一发现就是中晚期。我们要重视体检,做到食管癌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人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