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基层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八版:卫生文化
 
第六版:基层视角
 上一版    下一版  
如何做好结核病防治宣传工作
王淼:踏踏实实干好活儿
如何才能吃得安心
精准帮扶送技术 群众就医更方便
令我难忘的规培经历
1
11 1 2024年8月22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令我难忘的规培经历
 


□彭孝倩

转眼间,我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期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规培是我医学职业生涯中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在医学道路上不断成长的机遇。从最初的懵懂无知,到如今的独立操作,每一步都凝结着努力和汗水。
回首过往的规培生活,我深感时光飞逝,好在收获满满。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在医院领导科学合理的安排下,我轮转了内科及相关科室。在每个科室的学习过程中,我对医学的广度和深度有了更清晰地认知。
轮转血液内科期间,我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甘思林带教下,每日查房前,学会了对患者的病情分析,以及如何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如何为患者进行骨髓穿刺术。甘思林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和检验检查结果,详尽地向我们讲解血液系统疾病的知识,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等,理论结合临床,帮助我们逐步构建扎实的医学基础框架。通过甘思林“手把手”的教导,使我学会了很多。
我逐步认识到医务工作者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每一次诊疗决策都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必须慎之又慎、精益求精。在急诊内科轮转期间,有一位肝损害患者,我为了确定患者肝损害的病因,反复询问患者的病史,并查阅相关文献,最终确定患者为药物性肝损伤。通过后期的治疗,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这些经历促使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成为我医学职业生涯中的宝贵财富,也为我将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医学是一个需要团队协作的领域。在规培过程中,我有幸跟随优秀的医务人员学习,深刻体会到团队成员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重要性。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呼吸内科的轮转经历。我面对病情复杂、危重的患者时,往往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在带教老师的指导和护理团队的配合下,以及多学科会诊老师的协助下,我不仅系统学习了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等呼吸疾病危重症的判断和诊治,更体会到只有团队齐心协力,才能使患者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我也积极参与医院举办的相关活动。2022年,我有幸在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刘红和副主任医师陈红杰的指导与鼓励下,参加了第一届“豫哈共讲肺结节”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选题、相关文献和指南搜集、内容整理和最后的演示,每一个步骤都反复修改和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学习了肺结节治疗技巧,还掌握了前沿诊疗进展,更在比赛中全面锻炼自己、实现了新突破。
我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规培期间,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周琳作为我的导师,对我的工作、学习、生活帮助良多,带领我参加各类学术讲座,学习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知识。同时,周琳对我的生活也经常关心,亦师亦友。她教会了我要始终将患者放在首位,对患者认真负责,无论工作多么繁忙,都要留出时间查房,并耐心地与患者沟通,尽可能地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周琳从不停下学习的脚步,利用工作以外的时间参加全国各地的学术讲座和研讨会,不断钻研最新的治疗方案与科研进展。她努力的模样,成为我前进的目标。
规培顺利结业后,我将以崭新的身份迈入医学道路,并对未来充满期待和憧憬。如何将规培所学知识应用到未来的工作中?这是每一位规培生走向职业成熟的重要一步。我将在日常临床工作中,持续实践与巩固临床技能,利用业余时间回顾规培期间学习的专业知识,结合近期的医学文献和研究成果,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同行交流,了解医学领域的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将规培期间所培养的医德医风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中,尊重患者权益,保护患者隐私;继续提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能力,耐心倾听他们的需求和疑惑,获得患者的信任;在医院和科室内积极参与团队建设,主动与多学科医生进行沟通协作,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期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明确职业目标和发展规划,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努力为医学事业发展贡献微薄之力,实现个人价值。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