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四版:天使之声·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一种踝泵运动辅助训练装置
征 稿
我和叙事护理的故事
手术室护理要点
你了解肝炎吗
结核分枝杆菌为什么很难消灭
1
11 1 2024年7月27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结核分枝杆菌为什么很难消灭
 


□王少华

结核病曾被称为“白色瘟疫”。目前,结核病已经存在了4000多年。
结核分枝杆菌有三项“技能”
第一项“技能”:空气传播。带菌患者咳嗽时,会把结核分枝杆菌排到空气中,我们呼吸到肺里就可能感染。
第二项“技能”:“装死”。据估计,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群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进入人体内,第一件事是大量繁殖,当结核分枝杆菌发现人们的免疫系统能力很强时,便开始“装死”,不发动“进攻”;当人们的免疫力下降时,例如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罹患糖尿病时,结核分枝杆菌会大量繁殖,让人们生病,再产生新的结核分枝杆菌。
第三项“技能”:“进化”。结核分枝杆菌会改变自己的基因,躲避抗生素。目前,结核病患者只有坚持常规治疗6个月,才能杀死结核分枝杆菌,如果没有杀死结核分枝杆菌,就会产生耐药性。
1944年,自链霉素投入临床应用后,人类对结核病不再恐惧。20世纪80年代,甚至有科学家乐观地认为,到21世纪人类会消灭结核分枝杆菌。然而,由于滥用抗生素或者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的疗程不足,使普通结核病产生了更多“变种”,使耐药性结核病对至少2种一线药物(异烟肼及利福平)耐药,甚至产生耐多药结核(MDR-TB)和极端耐药性结核(XDR-TB)。耐药结核病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不合理化疗、患者管理不善、新的抗结核病药物开发和研制的严重滞后等问题,都会导致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而耐药结核病的流行和传播,则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抗结核药物治疗
抗结核药物治疗是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也是结核病防治中的重要措施。肺结核的治疗要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治疗原则,又称为“十字方针”。遵从“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原则,90%以上患者可以治愈;而不联合、不足量、不规则、不全程用药,易产生耐药性,使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降低。
早期 结核病的早期病变多为可逆性,用药越早效果越好。早期治疗可避免破坏机体组织,减少对肺功能的影响,尽早治疗能尽快消灭体内活跃菌群,消除传染性,减少对家人和周围人的传播。
联合 抗结核药物的抑菌、杀菌作用机制各不相同,联合用药可以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增强疗效,也可延缓和减少耐药性产生。
适量 抗结核药物用量过小,治疗无效,容易产生耐药性;用量过大,不良反应增多。抗结核药物的药效学用量即为适量,就能使药物发挥较强抗菌作用,收到的疗效较高。患者要遵守医嘱,切勿自行减量或停药。
规律 规范用药可以减少耐药,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未经医生允许,患者不得随意改变用药方案。
全程 全程指患者必须完成医生规定的疗程,不能任意缩短疗程提前停药,不能随意延长疗程,拉长用药时间。只有全疗程,才能充分杀灭体内结核分枝杆菌,取得治疗成功。
“十字方针”看似简单,对患者来说却是严峻的考验。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所)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