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基层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八版:卫生文化
 
第七版:乡医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急性农药中毒的诊断和治疗
每周一练(感染)
药物与血栓形成的关系
监测动态血压应注意哪些问题
1
11 1 2024年7月25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急性农药中毒的诊断和治疗
 

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初步判断
  有机磷杀虫药接触史:有机磷杀虫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农药,品种达百余种,大多为剧毒类或高磷类农药。
  临证表现:
  毒蕈碱样症状:表现为平滑肌痉挛和腺体分泌量增加,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多汗、流涎、尿频、大小便失禁、心跳减慢、瞳孔缩小、呼吸困难、支气管分泌物增多,严重者出现肺水肿。
  烟碱样症状:骨骼肌兴奋出现肌纤维震颤、肌肉强直性痉挛,而后发生肌力减退和瘫痪。患者可因呼吸肌麻痹引起周围性呼吸衰竭而死亡。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昏、乏力、共济失调、嗜睡、意识障碍、抽搐等,严重者可因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
  中间型综合征:少数病例在急性中毒症状缓解后和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发生前,在急性中毒后24小时~96小时,出现以部分脑神经支配的肌肉、屈颈肌肉、四肢近端肌肉和呼吸肌的肌力减退或麻痹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严重者甚至发生突然死亡。
  内脏功能受损:可能出现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损害和急性胰腺炎等。
  迟发性多发神经病:在急性症状消失后2周~4周,出现进行性肢体麻木、刺痛,呈对称性手套型和袜套型感觉异常,伴肢体肌肉萎缩无力。
  实验室检查: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是诊断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特异性实验指标。胆碱酯酶活力降至正常人均值的50%~70%,为轻度中毒;30%~50%,为中度中毒;30%以下,为重度中毒。
  血、尿、胃内容物或洗胃液中检测出有机磷杀虫药,尿中有对硝基酚或三氯乙醇均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应与中暑、食物中毒、毒蕈中毒、脑炎等相鉴别,还需要与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中毒,以及其他杀虫剂中毒相鉴别。拟除虫菊酯类中毒患者的口腔和胃液无特殊臭味,胆碱酯酶活力正常。
  现场急救
  迅速清除毒物:立即离开现场,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肤、毛发和指甲。口服中毒者不论时间长短、病情轻重、有无并发症或疑似服毒等,均应尽快洗胃,应用清水、生理盐水、2%碳酸氢钠(严禁用于敌百虫中毒,因碱性溶液能使其转化成毒性更强的敌敌畏)或1∶5000高锰酸钾(硫化磷酸酯,如对硫磷、马拉硫磷、乐果及内吸磷中毒时忌用)反复洗胃,每次灌洗300毫升~500毫升,直至洗出液清亮无味为止。而后,用硫酸钠20克~40克溶于100毫升~200毫升的生理盐水中,口服或经胃管注入导泻。眼部被污染后,可以用2%碳酸氢钠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
  特效解毒药:胆碱酯酶复能剂与阿托品两药合用,原则是早期、足量、联合、重复用药,尽快达到阿托品化。
  胆碱酯酶复能剂:常用解磷定、氯解磷定或双复磷。
  抗胆碱药:选用阿托品或长托宁,用药至毒蕈碱样症状明显好转或出现阿托品化表现(出现口干、皮肤黏膜干燥、心率90次/分~100次/分)时改为维持量,以后视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调整用量。
  中间型综合征的治疗:重用胆碱酯酶复能剂,及时应用气管插管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
  对症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防治脑水肿、肺水肿和呼吸衰竭,积极预防感染。
  转诊注意事项
  1.轻度中毒患者经过初步治疗后,生命体征稳定,但仍有中毒表现,且无进一步救治条件。
  2.需要明确毒物性质或继续进行系统性综合治疗。
  3.中度、重度中毒患者,在基层医院治疗困难。
  4.需要做特殊治疗,如高压氧、血液透析等治疗。
  5.对需要转院者在中途不要中断治疗,途中注意患者安全,或经抢救后病情稳定时再转院。

杀鼠药中毒

初步判断
  1.有杀鼠药接触史。
  临床表现:(1)抗凝血杀鼠药中毒早期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晕、乏力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皮肤、黏膜、内脏广泛性出血、贫血,严重者可因颅内出血或消化道出血而死亡。
  (2)磷化锌中毒有恶心、呕吐、呕血、呼吸困难、肌肉震颤、心律失常、休克、惊厥甚至昏迷。
  (3)毒鼠强中毒表现为阵挛性惊厥、癫痫大发作。
  (4)氟乙酰胺可能导致昏迷、抽搐、心脏损害、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
  2.实验室检查:(1)胃内容物检测出杀鼠药,或者血液和尿液中检测到杀鼠药及代谢产物。
  (2)血液检查:凝血时间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肝、肾功能异常。
  鉴别诊断:该病需要与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相鉴别。有机磷杀虫药中毒后,患者呼吸有蒜臭味和血胆碱酯酶活力降低。
  现场急救
  彻底清除毒物:1.立即予以患者催吐、彻底清水洗胃,洗胃后可以注入活性炭来吸附毒物,或者用20%~30%的硫酸镁导泻(磷化锌中毒者禁用,以免呼吸抑制加重),以减少吸收毒物。
  2.大量补液,补充维生素C,利尿,加速排出毒物。
  特效拮抗剂:1.尽早使用维生素K1,10毫克~20毫克肌内注射或以葡萄糖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每天2次~3次(直至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正常)。
  2.有机氟杀鼠药中毒特效解毒剂为乙酰胺,成人每次肌内注射2.5克~5克,每天2次~4次(一般用药3天~7天)。
  对症支持治疗:1.出血倾向明显、病情较重者,可以输入新鲜血液或血浆,补充凝血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
  2.重症者可以应用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等方法进行治疗。
  3.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葡萄糖及能量合剂改善中毒症状。
  4.控制抽搐,防治脑水肿,保护心脏、肝脏、肾脏等脏器功能。
  转诊注意事项
  1.对中毒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稳定,但仍有中毒表现者。
  2.无诊治条件,在紧急对症治疗的同时,立即转诊至上级医院进行救治。
  3.诊断不明确,需要明确毒物性质。
  4.中度或重度中毒并有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脑水肿、肾衰竭、肝衰竭、出凝血功能障碍等。

百草枯中毒

初步判断
  1.有百草枯接触史。
  2.临床表现。
  消化系统:有口腔烧灼感,口腔、食管黏膜糜烂溃疡,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呕血、便血,严重者并发胃穿孔、胰腺炎等。有些患者可能出现肝大、黄疸和肝功能异常,甚至肝衰竭。
  呼吸系统:肺损伤较为突出和严重,表现为咳嗽、胸闷、气短、发绀、呼吸困难等。查体可发现呼吸音降低,两肺可闻及干啰音、湿啰音。大量口服百草枯后,患者在24小时内出现肺水肿、肺出血,常在数天内因严重呼吸窘迫而死亡;非大量摄入者呈亚急性经过,患者多在1周左右出现胸闷、憋气,2周~3周呼吸困难可达高峰,患者常死于呼吸衰竭。少数患者会发生气胸、纵隔气肿、中毒性心肌炎、心包出血等并发症。
  神经系统:有头晕、头痛,少数患者发生幻觉、恐惧、抽搐、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泌尿系统:肾损伤较为常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少尿,血尿素氮升高,肌酐升高,严重者发生急性肾衰竭。
  局部接触中毒:表现为接触性皮炎和黏膜化学烧伤,如皮肤红斑、水疱、溃疡等,眼结膜、角膜灼伤形成溃疡,甚至穿孔。长时间大量接触百草枯会出现全身性损害,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现场急救
  1.阻断毒物吸收:主要措施有催吐、洗胃与吸附、导泻、清洗等。
  (1)催吐、洗胃与吸附:可刺激咽喉部催吐,争分夺秒洗胃(0.5小时~1小时)。洗胃液首选清水,也可以用肥皂水或1%~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液不少于5升,直到无色无味。上消化道出血者可以用去甲肾上腺素进行常温盐水洗胃。洗胃完毕后注入吸附剂,如15%漂白土溶液。
  (2)导泻:用20%甘露醇、硫酸钠或硫酸镁等导泻,促进肠道排出毒物。患者可以连续口服漂白土或活性炭2天~3天,也可以尝试用中药(大黄、芒硝、甘草)导泻。
  (3)清洗:皮肤接触者,立即脱去被百草枯污染或呕吐物污染的衣服,用清水和肥皂水彻底清洗皮肤、毛发,不要造成皮肤损伤,防止吸收毒物。眼接触百草枯者,需要用流动的清水冲洗15分钟~20分钟,而后尽快到眼科进行治疗。
  2.促进毒物排出。
  (1)补液、利尿:百草枯急性中毒者存在脱水症状,适量补液联合静脉注射利尿剂有利于维持循环血量与尿量1毫升~2毫升/(千克·小时),对于肾功能的维护及排泄百草枯都有益。在此过程中,需要关注患者的心肺功能及尿量情况。
  (2)血液净化:口服百草枯中毒者应尽快进行血液灌流,4小时内开展效果较好,根据血液毒物浓度或口服剂量决定一次使用一个或多个灌流器,再根据血液百草枯浓度决定是否进行血液灌流。
  3.药物治疗:临床应用的药物主要是防治肺损伤,常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氧化剂等。早期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对中度、重度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可能有益,可选用甲泼尼龙、氢化可的松、环磷酰胺。抗氧化剂能清除氧自由基,减轻肺损伤,可以选用维生素C、维生素E,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等。
  转诊注意事项
  1.该病死亡率极高,患者进行急救处理后应立即转诊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后续救治。
  2.患者就诊时应立即抽血检测百草枯浓度(以后每3天检测一次)。
  3.慎用或不用吸氧。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处供稿)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