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健康促进·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医技在线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六版:健康促进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生化汤加味治疗产后子宫脱垂
肝风头痛的中医疗法
李振华辨治肠痈验案
小儿推拿的常用穴位及作用(之三)
桂枝附子汤治疗风寒感冒
怎样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1
11 1 2024年5月14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小儿推拿的常用穴位及作用(之三)
 


□典迎宾 文/图

●补(清)大肠经
  位置: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条直线。
  操作方法:从食指指尖直推向虎口为补,从虎口向指尖推为清,推100次~300次。
  主治:腹泻、脱肛、痢疾、便秘等。
  临床运用:补大肠经能涩肠固脱、温中止泻,用于虚寒腹泻、脱肛等。清大肠经能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用于湿热、积食滞留肠道,身热腹痛、痢下赤白、大便秘结等。

●补(清)小肠经
  位置:小指尺侧边缘,自指尖到指根成一条直线。
  操作方法:从指尖直推向指根为补,反之为清,推100次~300次。
  主治:小便赤涩、水泻、遗尿、尿闭等。
  临床运用:清小肠经能清利下焦湿热、泌清别独,用于小便短赤不利、尿闭、水泻等。清小肠经与清天河水同用,治疗心经热证和小肠经病变引起的小便短赤等。补小肠经与揉丹田穴合用,治疗多尿症、遗尿症。●掐(推)四横纹
  位置: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掌面第1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方法:拇指指甲掐或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处,掐揉各5次,推100次~300次。
  主治:疳积、腹胀、腹痛、气喘、口唇破裂等。
  临床运用:该穴掐之能退热除烦、散瘀结;推之调中行气、和气血、消胀满等。掐四横纹常配合补脾经、揉中脘穴,治疗腹胀、消化不良。在四横纹处用毫针或三棱针点刺放血,能治疗疳积。●补(清)胃经
  位置:拇指掌面近掌端第1节。
  操作方法:旋推为补,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推100次~500次。
  作用:脘腹胀满、发热烦渴、便秘、纳呆等胃肠实热证。
  临床应用:补胃经能健脾胃、助运化。补胃经与补脾经、揉中脘穴、摩腹、按揉足三里穴配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纳呆腹胀、腹泻等。

●揉(推)板门穴
  位置: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方法:指尖揉,称揉板门穴或运板门穴,用推法自指根推向腕横纹,称板门穴推向横纹,反之称横纹推向板门穴,推100次~300次。
  主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气喘、嗳气等。
  临床运用:揉板门穴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运达上下之气,用于治疗乳食积聚、食欲不振、嗳气、腹胀、腹泻、呕吐等。板门穴推向横纹能止泻,横纹推向板门穴能止呕吐。
   (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