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女孩频繁跌倒 竟是“睡病”惹的祸 |
|
女孩频繁跌倒 竟是“睡病”惹的祸 本报记者 常 娟 通讯员 胡 筱 最近,12岁的朵朵(化名)反复出现肢体无力等症状,甚至多次因双腿无力而跌倒,身上伤痕不断,严重影响了她的正常生活。家人带她到医院就诊,各项检查结果均显示无异常,朵朵到底怎么啦? 日前,妈妈带朵朵来到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就诊。该院神经电生理科主任吴艳芝了解情况后,判断朵朵可能得了发作性睡病。经过多导睡眠监测与多次小睡潜伏期测试,吴艳芝判断朵朵患的是Ⅰ型发作性睡病。 找到病因后,朵朵开始了漫长的治疗之路。医生给予朵朵生活指导和药物干预后,目前她已不再频繁跌倒,也终于能够重返校园。 据吴艳芝介绍,发作性睡病属于中枢性嗜睡疾病的一种,在全球多个地区被认定为罕见病,在中国发病率约为0.033%。由于发作性睡病发病率低,症状不典型,易造成漏诊和误诊。 发作性睡病多发生在幼儿时期,因公众认知不足使得患者就医不及时,导致大部分儿童、青少年患者无法正常接受教育,成年后就业率较低,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发作性睡病在临床上以日间嗜睡、猝倒及夜间睡眠紊乱为主要特征。其核心四联症包括:日间嗜睡,绝大多数患者表现为白天难以遏制的困倦或睡眠反复发作;猝倒,发生率约为75%,通常在日间嗜睡出现后1年内发生,也可为主要症状,先出现猝倒的患者并非少数;入睡前幻觉,是发生于觉醒向睡眠转换期的一种梦境样体验,一般发生在入睡前,也有少数患者发生在睡眠向觉醒转换期,患者多有恐怖或不愉快的体验;睡眠瘫痪,发生在刚入睡或从睡眠向觉醒转换过程中,可能是患者直接进入快波睡眠所致。发生睡眠瘫痪时,患者可以听见周围的声音及看到周围的景象,但是身体动弹不得,也发不出声音来。 吴艳芝提醒,在临床中,若发现患者具备上述症状,要高度怀疑发作性睡病,及时让其做多导睡眠监测等,尽早确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