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孙权:无偿献血宣传者、践行者 |
|
孙权:无偿献血宣传者、践行者 本报记者 杨须 通讯员 苗 军 刘春红 文/图 孙权,31岁,中共党员,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团委副书记、采血二科单采招募组骨干。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趁现在还年轻,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大学期间,孙权曾担任校学生红十字会会长、班级团支部书记。在担任校红十字会会长期间,孙权多次组织学生参加无偿献血、关爱敬老院老人等活动。那时的他,青春年少,有着一颗助人为乐的心。 2012年8月,孙权进入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工作。参加工作后,他给自己的定位:既是无偿献血宣传者,又是无偿献血践行者,更是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 作为一名无偿献血宣传者,孙权全面了解了无偿献血相关法律法规,熟练掌握了无偿献血的各项工作流程,目的是为更多无偿献血者提供优质服务。他时刻牢记自己的工作职责,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闲暇之余,都尽力做好无偿献血宣传工作。 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时,他主动报名参加24小时电话值班。他不顾寒冷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宣传无偿献血单采成分血相关知识,想尽办法打电话招募更多单采成分血志愿者,积极动员社会团体加入无偿献血队伍。 9月高校开学后,他和小组同事与相关学校老师积极沟通,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为高校师生解疑释惑,使高校无偿献血工作迅速步入正常轨道,为全年完成单采成分血的采集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接送高校单采成分血团队期间,无论工作到中午还是晚上,孙权始终兢兢业业,周末更是加班加点。有一次,孙权在接送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捐献单采成分血的同学时,花费了较长时间,送完学生回到单位时已近深夜,晚上还在单采成分血微信群里和学生们互动。他常被那些同学亲切地称为“权哥”。 有一次,一位前来捐献成分血的同学把行李箱落到省血液中心。由于那位同学第二天放寒假回老家了,孙权就自掏腰包为其发快递,将其行李箱寄回家。 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孙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了青年应有的激情。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为保障临床用血,孙权积极响应中心党委的号召,认真筹划,积极配合,协调采血一科和本科室青年职工,使中心“后浪号团建夜车”成功起航。他还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 作为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他现身说法,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截至目前,孙权共计捐献全血1次(200毫升),捐献血小板114次(228个治疗量),光荣加入百次献血者队伍。孙权荣获2014~2015年度、2016~2017年度、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 在一次宣传活动中,孙权了解到遗体和器官捐献的重要性后,果断签署了捐献器官和遗体志愿书,以及造血干细胞登记志愿书。 在工作之余,孙权积极参加单位的“团建夜车”“党建夜车”志愿服务及无偿献血者招募工作,经常联系各采血屋负责人为其拍摄无偿献血知识宣传视频,还利用学校晚自习时间为学生讲解无偿献血知识。

正在献血的孙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