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东
杨某,男,82岁。 初诊:患者6年前进行膀胱癌手术,现已转移到肺部,经单抗(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和化疗2次,因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而拒绝治疗,遂求治于中医。 现症:患者慢性病面容,面容憔悴,气短乏力,精神萎靡不振,头发胡须全部脱落,不思饮食,心情郁闷,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小便淋漓不畅,小腹胀硬难忍,脉细弱,舌质紫暗,舌苔薄白。 诊断:虚劳病。 辨证:气阴两虚,脾肾阳虚。 治疗:养阴生津,温补脾肾。 方药:人参1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山药20克,炒白扁豆20克,桔梗10克,莲子20克,炙甘草10克,肉苁蓉15克,当归15克,枳壳10克,升麻6克,牛膝15克,泽泻10克。共7剂。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服用。 二诊:服上方7剂后,患者说话气力增加,有食欲,精神好转,舌脉同前,按原方再服用7剂。 三诊:患者已能正常饮食,大小便通畅,小腹部胀硬减轻,胡须头发已长出,心情舒畅,睡眠好转,面色转红润,舌质暗淡,舌苔薄,脉缓。上方加熟地黄30克,百合15克,继续巩固治疗。 近期随访患者,生活能自理,精神状态良好,嘱咐其保持心情舒畅,坚持服药治疗。 体会:该患者属于肿瘤后期,且年事已高,气血阴阳均虚损,治疗始终以补益为基本原则。正如《黄帝内经》中记载:“虚则补之。”方用参麦散益气生津,培补元气;参苓白术散补脾胃益肺气,培土生金;济川煎温肾益精,润肠通便。三方合用,肺、脾、肾同治,达到气足、津生、便通的目的。该验案应用中医辨证之法,谨守病机,着力培补中焦,增强脾胃吸收功能,使气血生化有源,提高机体免疫力,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从而达到延长寿命之目的。 (作者供职于南阳市唐河县文峰街道焦庄社区孟令东卫生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