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刘永胜 通讯员谢雅敏 肖利珍)8月26日,由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河科大一附院)自主研发的首台智能药柜样机正式落地,并在开元院区远程会诊中心进行了实操演示(如左图)。 据了解,为了解决麻醉精神类药品(以下简称麻精药品)管理的“痛点”,在河科大一附院副院长牛牧青带领下,互联网医院高晓乐、科研工作部褚旭、信息管理中心刘珂等人组成研发小组,并联合相关企业,借鉴“智能医废”的建设和管理经验,从硬件、软件上进行双向研发、自主创新,共同开发出智能药柜及管理系统,使麻精药品的管理迈向智能化新台阶。 据高晓乐介绍,相比老式传统保险柜,智能药柜拥有更大的容量,能够存放类型更多、数量更大的麻精药品;同时,依靠两名操作人员的人脸识别授权模式,能够大大提升药柜的安全性。此外,智能药柜还能对存放的麻精药品实施全程闭环智能化管理,实现自动记录药品有效期、实时跟踪药品流向、自助回收使用后的废弃容器,全方位监控药品的使用情况并长期留存记录,有效地解决了麻精药品管理难度大、流程不规范等问题。目前,智能药柜相关技术正在申请专利。 牛牧青说,作为医院首个成功落地的科技转化项目,智能药柜的投用不仅可以有效防范麻精药品滥用、流入社会渠道等风险,让麻精药品的使用更为安全合理,还能够大大降低麻精药品管理的成本。该院研发团队还将征求药学部、护理部、麻醉科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智能药柜的功能分布和操作流程。医院也将继续加强创新人才团队的培养、智能化医疗设备与专利技术的研发,通过先进的科技创新体系实现“产、学、研、用”的紧密协同,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全力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