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体重的降糖药有哪些 □焦红军
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超重和肥胖等特点,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每增加5公斤,心血管风险增加率为13%,卒中风险增加率为11%,死亡风险增加率为27%。 体重增加还会增强胰岛素抵抗,影响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因此,《2018 AACE(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CE(美国内分泌学会) 2型糖尿病综合管理策略》和《2018 ADA(美国糖尿病协会)/EASD(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 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管理共识》均指出,在糖尿病治疗药物选择中,应综合考虑药物的降糖疗效、对体重的影响及心血管的安全性。 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包括:七大类口服降糖药和两种注射用降糖药。口服药物主要包括格列美脲等磺脲类,瑞格列奈等格列奈类,二甲双胍等双胍类,阿卡波糖等α-糖苷酶类,吡格列酮等胰岛素增敏剂,利格列汀等抑制剂等。注射用降糖药包括:利拉鲁肽等受体激动剂和各种胰岛素抑制剂等。
可导致体重增加的降糖药
胰岛素:是最直接的降糖药物。然而,使用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需要谨防低血糖发生。其中,可能是剂量过大,或者胰岛素剂量和主食量不匹配引起的。在临床上,医务人员对胰岛素的低血糖反应非常重视,并采取了应对措施。 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来说,还需要注意体重增加的问题。使用胰岛素治疗一段时间以后,患者会有体重增加的现象。这是因为胰岛素不仅可促进葡萄糖的吸收,还可以促进脂肪及蛋白质的合成,而且,由于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营养吸收也随之改善,容易导致体重增加,甚至肥胖。对此,有的患者因为担心低血糖发生,会刻意加餐,从而摄入能量过多,导致体重增加。其中,有的患者不太注重科学饮食,比如一次吃多了,便自行增加胰岛素用量,也会导致体重增加。 促胰岛素分泌剂:从口服降糖药的作用机理来分析,可以分为促胰岛素分泌剂和其他作用机制药物,前者主要是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来发挥降糖作用的,主要有磺脲类、格列奈类等。其中,磺脲类、格列奈类药物对体重有增加的作用。 其他降糖药物:主要有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α-糖苷酶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其中,TZDs主要通过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体重增加、水肿。因此,对于体重超标的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这类会增加体重的降糖药。 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医生要引导其谨防低血糖,同时要告诉患者规律饮食和适量运动,不宜随意增加零食摄入量,由于体重的增加会导致胰岛素抵抗,降低药物疗效,最终导致血糖控制效果不佳。
可导致体重降低的降糖药
除了增加体重的降糖药外,还有一类降糖药可明显降低体重。这类药物在降糖的同时,可改善体重,对超重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二甲双胍:这种降糖药物美价廉,不仅能有效降糖,还可以减轻体重,主要和其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有关。然而,二甲双胍的疗效与体重无关,对于体重偏低的患者亦可以使用,但需要通过饮食调节,改善营养状况。 GLP-1受体激动剂:该药通过激动GLP-1受体而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是这类药物的代表,均需要皮下注射。GLP-1受体激动剂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并能延缓胃排空,通过中枢性食欲抑制来减少进食量。因此,这种药物在降糖的同时,能明显降低体重。此外,患者服用这种药物时,常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等),也会减少摄食量,减轻体重。 SGLT-2抑制剂:在肾小管中负责糖回吸收的物质叫“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简称SGLT-2。SGLT-2主要分布在肾脏近曲小管S1段,是一种低亲和力、高转运能力的转运体,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完成肾小球滤出液中90%葡萄糖的重吸收。SGLT-2抑制剂通过抑制SGLT-2,减少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回吸收,大量的糖就从尿中排出,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那么,这种药物也有明显降低体重的作用。 降糖新药中GLP-1受体激动剂和SGLT-2抑制剂都能明显降低患者体重,同时对内脏脂肪也有改善作用。因此,医生或药师在为糖尿病患者选择降糖药时,需考虑药物对于体重的作用,以及药物能降低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这样,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需要进行个体化治疗,才能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达到降低体重、血脂等指标的愿望。 (作者为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