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世界肝炎日 正确认识肝炎 避免认知误区 本报记者 丁 玲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当前,大家对肝炎认识不足,甚至存在一些认知误区。7月27日,记者走访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肝病三科主任医师朱顺强,请他为我们解疑释惑,正确认识肝炎。 误解一:所有肝炎都有传染性 除了病毒性肝炎以外,还有多种非传染性肝炎,比如酒精性肝炎、单纯性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肝豆状核变性、肝糖原贮积症、家族性高胆红素血症)等,并没有传染性。 误解二:病毒性肝炎患者都需要隔离 在常见病毒性肝炎中,甲肝和戊肝是消化道传染病,需要采取分餐、粪便消毒等隔离手段。甲肝病毒随着患者的粪便排出体外,通过污染水源、食物、餐具等,可造成散发性流行或大流行。 戊肝也曾出现过水源污染引起的大流行,但目前较为多见的是食物污染所致的散发病例。预防这两种通过消化道传染的肝炎,应注意做到勤洗手,注意用餐卫生,对一些易携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蛳、贝壳、螃蟹等,一定要煮熟蒸透,杜绝生吃、半生吃以及腌制后直接食用等不良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误解三:日常接触会传染乙肝、丙肝 日常接触并不会传播乙肝或丙肝。握手、拥抱、共用办公用品、同住一间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乙肝或丙肝。流行病学和相关研究也没有发现这两种肝炎能经吸血昆虫(蚊子、臭虫等)传播。这两种肝炎,均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及性接触传播。 误解四:乙肝是母亲遗传给孩子的 乙肝具有家庭聚集现象,常表现为母亲与孩子或兄弟姐妹间同时存在乙肝病毒感染。因此,很多乙肝患者误以为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甚至不敢结婚生育。 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而传染病则是一个本来健康的个体,被有传染性的病原体感染导致的疾病。显然,乙肝并不是因为患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而是因为感染了乙肝病毒所致。 新生儿在产程中会接触大量母血,这是乙肝母婴传播的原因。另外,怀孕时,母亲子宫的血管有破损,如胎盘剥离等情况,母血渗漏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也有可能发生宫内感染。 由此可见,不论哪种原因的母婴传播,实际上都是母亲通过体内途径将乙肝病毒传染给下一代。因此,乙肝是传染病,不是遗传病,是可以通过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来阻断的疾病。 感染丙肝病毒的母亲也可以在分娩时传染新生儿,建议患有丙肝的女性应在治愈后再生育。 误解五:得了乙肝一定会发展成慢性 感染乙肝病毒6个月后仍未被清除,称为慢性乙肝感染。感染时的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在围产期感染者,慢性化的风险高达90%;在婴幼儿时期(5岁以下),慢性化率则降至50%;在成年感染者中,仅5%~10%发展为慢性感染。 误解六:转氨酶正常、乙肝“小三阳”不需要治疗 依据目前的研究结果,50%~60%的转氨酶正常患者是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是否需要治疗,需要医生的正确评估和密切随访。 在临床上,80%以上的肝癌患者都是“小三阳”。对于“小三阳”患者,只要可以检测出病毒,基本上需要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在随访过程中,有时医生会说不需要治疗。这个需要正确理解,医生所说的不需要治疗,可能是目前不需要治疗,并不代表长期不需要治疗。随着病情的变化,有可能需要及时治疗。 误解七:乙肝不能治愈 如何实现临床治愈?目前,在临床上,治疗乙肝使用的口服抗病毒药物,也就是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后,实现HBV-DNA(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转阴,肝功能正常,“大三阳”转为“小三阳”相对容易,但无法有效降低表面抗原(HBsAg),HBsAg阴转率不超过3%,并且停药后复发率高。因此,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服药。而另一种抗病毒药物干扰素,除了具有抗病毒作用外,还可以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对抗乙肝病毒。因此,目前能实现乙肝临床治愈的方案大都是基于干扰素的治疗方案。 简单地说,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维持HBV-DNA阴性、e抗原(HBeAg)阴性以及HBsAg低于1500国际单位/毫升,更有望实现临床治愈。HBsAg滴度可以帮助识别优势人群。HBsAg低滴度,尤其是年轻患者,在没有干扰素禁忌证的条件下,千万不要放弃临床治愈的机会。口服抗病毒药物联合干扰素治疗,优势人群48周临床治愈率较高。这些优势人群联合干扰素治疗,更有望实现临床治愈。但是,还要注意干扰素的一些副作用,比如干扰素对于白细胞、血小板的影响,发热,食欲下降,对甲状腺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影响等。患者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误解八:乙肝无肝外其他脏器侵犯 乙肝病毒是嗜肝病毒,为什么会出现肝外表现呢? 乙肝虽然是嗜肝病毒,主要损害肝脏,但是如果短时间内感染了大量乙肝病毒,这些病毒会随着血液在全身循环,在循环的过程中丢弃大量垃圾,超过了血管的清理能力。虽然我们血管里的“清道夫”在加班加点工作,但是仍有大量垃圾无法清理干净。这些垃圾会在血管的某个部位干坏事,破坏血管和周围组织。真正被证明有关的脏器有4类:HBV相关肾病、丘疹性肢端皮炎、急性坏死性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血清病样综合征。 朱顺强提醒,肝炎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疾病的无知和恐惧。只要人们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就可以有效控制肝炎的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