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河南医政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一版:要闻
 下一版  
郑大一附院大血管外科团队研究成果表明植物材料有望用于血管重建
河南省人民医院完成全省首例WEB装置植入术
让“幼有所育 幼有善育”成为现实
河南住培招考拉开帷幕
五家医院达A级数字化医院标准
1
11 1 2022年7月5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让“幼有所育 幼有善育”成为现实
 

——郑东新区打造半径三百米托育服务圈
本报记者 丁 玲

生孩子太累,养孩子太贵,生还是不生?生完谁来带、怎么带?随着三孩生育政策的落地,这些成为许多家庭纠结的现实问题。其中,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更是困扰不少家庭的难题。
为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近日,郑州市郑东新区出台《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着力打造郑东新区半径300米托育服务圈,让“幼有所育 幼有善育”成为现实。
那么,《实施意见》都有哪些托育支持政策?市民和托育机构反响如何呢?连日来,记者就此进行了实地探访。
郑东新区:打造半径300米托育服务圈
“生了没人带”是影响家庭生育意愿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解决年轻父母这一烦恼,郑东新区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支持幼儿园开设托班等多种形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普惠托育机构,解决小家庭“不敢生”的后顾之忧。
根据《实施意见》,郑东新区坚持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以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为主导,按照“家庭为主、托育补充,政府引导、普惠优先,安全健康、科学规范,属地管理、分类指导”的基本原则,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逐步建立健全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政策体系、标准体系和供给体系,积极满足不同群体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多样性需求。
《实施意见》明确,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建立“科学育儿指导服务中心”;提高普惠托育服务供给能力,积极推进公办、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的普惠性“社区托育点”建设,按照辖区常住人口“每千人口托位6个”的标准建设“社区托育点”,根据“半径300米托育服务圈”的要求,实现群众就近便利享受托育服务;不断提高覆盖率,2025年前实现“应建尽建”,其中公办和公建民营托位数占比不低于50%。
依照《实施意见》的具体内容,郑东新区提出“十四五”期间实现“五年三提升”,每千人口拥有托位数分阶段达到“3、4、6”个,即:到2022年年底,郑东新区至少建成10家不少于50个托位规模的普惠托育服务机构,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方便可及、具有示范效应,全区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3个;到2023年,创建有示范效应的普惠托育服务机构,全区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个;到2025年,全区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健全,每个社区均建有不少于20个托位规模的托育服务机构,且辖区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6个。届时,全区普惠托位数占比不低于90%。全区形成“主体多元、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服务优质、覆盖城乡、满足多层次需求”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使群众关于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
其中,在推进托育机构规范化建设方面,《实施意见》中“支持政策”有5项:一是土地用房支持,要求新建小区托育设施配套率达到100%。老城区和已建成的居民区,各乡(镇)办事处要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免费提供与人口规模相适应的普惠托育用房等;二是财税支持,对符合条件的普惠托育机构将给予建设补贴、质量评估等级补贴、示范性创建补贴;三是人才支持,利用专业机构、社会职业培训机构、开放大学系统等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从业人员培训等;四是金融保险支持,将托育服务项目纳入政府出资或参股的融资担保机构的支持范围;五是消防审验和报批建设支持,大力简化托育机构服务登记备案程序,推进多部门一站式办理绿色通道等。
郑东新区社会事业局党总支书记、局长卢高义说,婴幼儿照护服务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经过前期调研和摸排,群众的需求强烈。作为政府部门,就是要回应群众关切,帮助解决群众在婴幼儿照护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
 (下转第二版)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